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教学科研   >   正文

博士生学术沙龙探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使命与责任

发布日期:2017-12-16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姗姗     点击:

【消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然】12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主题为“理论自觉与学术担当: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的使命与责任”的博士生学术沙龙在中心校区举行。沙龙的宗旨是“学术为本交流为匙问题为据创新为魂”。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马超、博士生张庆花、李雪、闫立光、张延曼等就主题提交了论文并进行了汇报,学院博士生导师邵彦敏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树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韦洪发副教授出席并点评。

马超的发言主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兼论新时代思政青年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他考察了思想政治教育初心与使命形成的历程,分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初心与使命的具体内涵,认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者既要做合格的理论研究者,又要做务实社会调研员,既要做优秀政策宣传员,又要做先进文化引导者,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勇敢的时代弄潮儿”。

张庆花在发言中具体分析了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成长路径,她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的要求着手展开分析,认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应该是党的理论的学习研究者、积极宣传者和坚定执行者的统一。

李雪的发言采取逆向思维,从“合格”博士与“不合格”博士之间的反差入手,阐述了一名合格博士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而提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博士生应该把志存高远应该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把提升基本功与不断思考创新结合起来、把增强自律与有效利用时间结合起来、勤于练笔与参加学术探讨结合起来,视角新颖独特。

闫立光同学从宏观的理论创造的呼唤、中观的学科归属的使然、微观的精神生活的向度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何以要为”;从短时间段的历史、理论以及世界三维度阐释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何以有为”。

张延曼同学集中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的时代使命进行了论述,她从伟大使命与学术目标、学术意识和学术格局之间的关系着手,提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应该树立术理想、研读经典文本、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批判能力,真正实现理论研究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归旨。

邵彦敏教授在讲话中认为举办“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学术沙龙”是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落实的新要求,是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办法,并提议今后多举办这样的学术活动。通过不断完善活动形式、拓展活动范围、提升活动效果,为研究生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切实提升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邵彦敏教授指出,沙龙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重点聚焦党领导治国理政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并要求博士生、硕士生紧紧抓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苦读经典著作、树立问题意识、苦练学术内功,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邵彦敏教授的致辞为学术沙龙的开展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明确了方向。

嘉宾点评环节,王勇老师首先从整体上对五位同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几位同学发言的创新点,认为使命与责任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和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方向。他就同学们在审题、视角以及论证逻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强调博士生学业期间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提高业务能力,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奠定基础。韦洪发老师对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提到的“问题意识”的含义进行了解析,纠正了同学们发言中对核心概念把握的偏差,通过列举多个理论和实践案例,为同学们日常观察思考和研究论证提供了新的思路。董树彬老师从论坛主题和同学们的发言切入,结合自己培养研究生的做法和经验,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应该树立学科自信、坚持顶天立地的学术担当,在学术问题上要深耕细作,在方法上要执行“一万小时”学习定律,并希望学术沙龙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接力式地探索和发展下去,发出吉大青年马博士的声音。沙龙最后,张鹏、李锐、张宽等几位博士生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学习和研究中的困惑与在座的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

活动吸引了很多师生的关注与参与。现场同学表示,本次沙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以简单务实的方式为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学习科研的方式,是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中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该活动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之一。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