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民族团结使命,铸就民族研究学术高地
—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荣膺“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24
编校: 国帅
审核: 冯子宸
点击:
【文字/金光旭 图片/东北民族研究中心】近日,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获颁“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这份荣誉不仅肯定了中心团队的辛勤耕耘,也褒奖了其在民族研究领域的显著成效。

肩负使命、建强根基
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丰碑
中心是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23年4月批准设立的东北地区唯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地位独特、责任重大,承载着国家为推动东北地区民族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进行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的重要阵地。

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线,通过深入研究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民族交流交融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吉大智慧与力量。
中心担纲使命的核心保障源自学校深厚的民族历史研究学术积淀,历史系张博泉教授最早提出“中华一体”论,奠定了研究中华民族一体的重要范式,吕振羽教授在中华民族史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于省吾教授在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金景芳教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突破。如今,这一学术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校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担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邵彦敏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来自东北高校、社科院及全国东北民族研究相关领域30余名知名学者汇聚中心,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覆盖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团队。
中心战略植根于学校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效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等优势学科资源,深度联动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力量,系统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跨学科研究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战略决策与思想理论支撑。
深耕领域、引领前沿
打造民族研究核心引擎
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专注于推动民族理论的学理化、体系化研究阐释。在学术研究方面,深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论,特别是在东北民族历史演进、文化发展及边疆治理等领域展开系统性研究,梳理历史脉络与治理经验,揭示多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规律与机制。同时,紧密追踪东北及东北亚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轨迹与内在结构,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实践探索中,中心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东北地区实际,着力研究东北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与精准对策,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研究“吉大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中心团队已编著出版40余部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编,不断提升领域学术高度与影响力。同时,中心多篇咨询报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肯定性批示或被相关部门采纳。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课题5项,充分彰显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的深厚学术底蕴。


此外,中心还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中心”,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包含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预科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中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必修课,并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公选课,推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学的“思政课+”模式。同时,打造“红石榴”社团,将深厚学术积累转化为生动育人载体,有效传播民族团结理念,并组建“吉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进机关、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在决策咨询、学术引领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贡献了特色鲜明的“吉大范式”。
擘画未来、矢志笃行
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吉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着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要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因地制宜发展边境贸易、特色产业。这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心未来研究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和理论遵循。

“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是对中心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责任的庄严鞭策。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国家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吉大智慧和力量。”中心主任邵彦敏教授如是说。
面向未来,中心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主线,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时代担当,立足学校、辐射东北、面向全国,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与学术聚集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经典著作的当代探究,学理化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及其原创性贡献。在历史维度上,将系统性地开展东北民族历史演进、边疆治理实践与文化交融的深入研究,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基因,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在现实维度上,将不断拓展跨学科、跨地域、跨领域的创新性融合研究,力争构建具有东北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新机制与新路径,为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奋力书写吉林大学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使命、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