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林大学博士后工作40周年《晨星》系列人物报道——

孟宪春:宁朴毋华 宁静致远

发布日期:2025-11-23      编校: 饶明月     审核: 冯子宸     点击:

【记者/文武 研究生记者 刘其开】

孟宪春,女,2020.7—2022.9期间在吉林大学应用经济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吉林大学首批“鼎新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合作导师张屹山教授。2022年9月入职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匡亚明”青年学者,现为该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近年来,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等4项。

“我总觉得,我沉淀的还不够扎实。”

“那时候,我觉得我还需要把基础打的更牢固,才能更好的去做一名教师。”

“其实刚刚有了成果的时候还是很忐忑的,虽然期刊认可了,但觉得有些地方还可以继续深耕。”

扎实、基础、沉淀、深耕。采访之中,孟宪春每每和记者谈起自己的学术研究或是人生选择,总是离不开这些词语。孟宪春的学术之路从破土而出到抽穗灌浆,每一步都浸润着 “沉淀” 的力量。

步步深耕:以沉淀铸就专业基石

本科阶段,她在天津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习,为日后的学术探索筑牢了根基。随后,她踏入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在这片学术的广阔天地里,她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深入钻研经济学的奥秘。博士期间,她师从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屹山,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宏观经济,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切入点研究经济波动问题。

博士毕业的孟宪春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是直接进入高校任教,还是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博士毕业之后也可以实现,但我依然觉得那时候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一个沉淀的阶段,继续把基础打的更牢固。”孟宪春说道,“张屹山老师会要求我们多读一年的博士,为的就是打牢基础。”博士后阶段,孟宪春选择继续留在吉林大学跟随张屹山教授继续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成为吉林大学首批“鼎新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选择博士后工作一方面是出于对未来教学工作的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延续手头的关键研究课题,更重要的是当时吉林大学的博士后政策改革与待遇的红利,允许我在本学科继续踏实深入研究,于是决定开启博士后生涯继续丰富自己。”孟宪春坦言,“在张屹山老师那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吉大精神,这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影响着我的观念。”

“扎实”“沉淀”“基础”,这几个总是挂在张屹山教授嘴边的词汇,也真真切切的贯穿了孟宪春的整个学术生涯。

孟宪春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第六场)上发言

破解难题:以沉淀收获丰硕成果

科研的道路从不是一帆风顺。在博士后期间,她的研究重点从房价波动的总量效应扩展到对家庭债务和财富分布的影响,这一过程中,她遭遇了模型维度扩展的巨大难题。“具体而言,原有的模型在处理复杂的经济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全面准确地揭示房价波动对家庭债务和财富分布的深层次影响机制。模型维度扩展的难题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壁垒,阻挡在我前进的道路上,让我一度感到困惑和迷茫。”孟宪春苦笑,“那时候总是失眠,焦虑。”

孟宪春(绿色衣服)与合作导师张屹山教授在校园中探讨资产泡沫形成机制议题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孟宪春积极向外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她深入研究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思路,汲取其中的精华。同时,她向内挖掘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基础,对原有的模型进行深入反思和优化。她将国外经验与自身研究思路相融合,经过多次的尝试和调整,终于成功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更具解释力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张屹山教授的研讨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其中分享自己的研究工作时,我会发现自己的思路理顺了,进而帮助我突破困境取得进展。”

房价上涨对家庭部门债务和财富分布的影响机制的数理模型在一年的打磨之下终于成稿,“刚刚做出来的时候,其实还是很忐忑而且不确定的,因为之前没有人做过,后来论文发表,也得到了一些国内学者的引用,才算是觉得自己被肯定了。”孟宪春感慨地说。

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融合创新的研究方法,孟宪春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深入揭示了房价上涨对家庭部门债务和财富分布的影响机制,发现信贷驱动型房价上涨会对家庭财富分布结构产生负向作用,而收入驱动型和需求驱动型房价上涨则能起到改善作用。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经济学顶级期刊《经济研究》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研讨交流:以沉淀培育学术新苗

“虽然一直以来成为一名教师是我的理想,但在博士期间,我总觉得,教学和科研是两件事情,他们也许会挤占彼此的时间,博士后期间,这种观念经历了转变,当时学校主办的理论思维讲习班请孙正聿老师给我们授课,探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给我的触动特别深,博士期间的时候,总是以学生的思维思考,到了博士后期间,转变为用学者的思维思考——教学与科研相长。”孟宪春提起自己对于教学和科研的态度的转变,诚恳地说道。

孟宪春在2025年数量经济学青年学者论坛做报告

如今,她承担着软件实验课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巧妙地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同时,她也满怀期待地参加张屹山教授组织的研讨班。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采访的最后,孟宪春说道:“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去总结我的博士后生涯,我觉得那一定是‘沉淀’。这段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总结、去提升自己,让我在面对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如今,她将带着这份沉淀,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