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饶明月 图片/徐立华】11月18-19日,理论与计算化学研讨会暨唐敖庆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大会旨在纪念唐敖庆先生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和传承唐敖庆先生的崇高精神,促进理论化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杨学明,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所长张学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汪尔康,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吉林大学教授冯守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维海,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松,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东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吉林大学教授林君,苏州大学教授迟力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周光辉,吉林大学全体校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田辉主持。

会上,与会嘉宾一同观看了唐敖庆先生专题纪录片《唐敖庆的科学人生》。

窦贤康表示,唐敖庆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现代化学体系奠基、为中国科学基金事业铸业的一生。他回顾了唐敖庆先生作为基金委首任主任期间奠定的科学基金体系基础,并表示基金委将继承唐敖庆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持续深化基金改革,完善评审机制,优化资助布局,把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努力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田辉代表吉林大学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吉林大学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唐敖庆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和伟大祖国,他的卓越功绩和杰出贡献永远铭记在吉大人心中,他的崇高风范和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田辉强调,吉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大力弘扬以唐敖庆先生为代表的吉大“大先生”的崇高精神,传承赓续唐敖庆先生忠心向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躬耕教坛、乐教爱生的教育情怀,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德行品高、行为示范的大家风范,崇尚实干、改革创新的工作作风,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永恒初心,坚守创新图强、兴北报国的使命担当,着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力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气象。

张希指出,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大批学术大师,一路向北,云集长春。唐敖庆老师就是这众多先贤中的杰出代表。考虑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内与国外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南北方生活习惯的不同,唐老师的归国以及后来的北上充分体现了他以国家科教发展为使命的家国情怀。唐老师始终视教师为第一身份,教书为第一要务。学生们形象地比喻唐老师讲课的风格如同贝多芬的交响曲,气势宏浩,结构严谨。唐老师经常教导师生们:“读书不能躺书上读,而是要站在书上读”。这是希望我们要有品判性思维,注意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张希表示,唐敖庆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吉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命名唐敖庆楼、竖立唐敖庆塑像、命名“唐敖庆星”、编演《唐敖庆》话剧,缅怀先生,教育后人;通过成立唐敖庆基金会、聘任唐敖庆学者、组建唐敖庆班,弘扬先生治学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希望,大家一起发扬唐老师爱国奉献、刻苦勤奋、求真求是的精神,争取早日把吉大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明表示,唐敖庆先生是中国化学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引领者和开拓者,他的精神不仅融入了学会发展,还推动了学会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学会服务功能,极大激发了学科创新活力,为中国化学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期待大家通过本次研讨会碰撞思想,为理论化学的范式变革、为化学与多学科的深度融通贡献新方案。

作为唐敖庆先生的学生代表,李松结合自身经历,深切缅怀了先生践行“献身、求实、创新、协作”的科研精神。他谈到,先生不仅在治学与育人中深刻体现了这些精神的精髓,其远见卓识与严谨风范更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唐敖庆先生的家属代表陈晖回忆道,唐敖庆先生既是严谨求索的科学家,也是慈爱博学的长辈,更是一位将学生视如己出、家门永远向青年学子敞开的教育家。他表示,先生留下的不仅是渊博学识,更是求实、专注与谦逊的精神财富。


会上,冯守华教授、陈学思教授和迟力峰教授共同为2024年度吉林大学唐敖庆青年人才奖励基金获奖代表颁奖。






开幕式后,汪尔康、方维海、张东辉三位教授分别作大会报告,张希为三位教授颁发“鼎新讲座纪念牌”。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前沿方向作学术报告,分享研究成果。
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第五届唐敖庆博士生论坛各高校参会学生代表,吉林大学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学院师生代表以及吉林大学唐敖庆班学生代表等参加纪念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