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结项经验交流会举办
发布日期:2025-06-24
编校: 依过
审核: 冯子宸
点击:
【供稿:社会科学研究院】 为进一步助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总结和展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有组织科研的阶段性建设成效,6月19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了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结项经验交流会。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确教授,《社会科学战线》主编王永平研究员,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吴振武教授、经济学院杜莉教授、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文学院徐正考教授、历史文化学院范立君教授、商学与管理学院隋建利教授等作为评议专家出席了会议,25个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和10个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作汇报。会议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教授主持。

会上,各项目团队围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成果总体情况、项目的理论或实践贡献、学术交流开展”等四个方面作详细汇报,着重介绍了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特别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的契合度,并围绕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创新团队项目会议结项经验交流会现场
在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对创新团队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情况进行了打分等综合性评价。专家们对创新团队的整体研究与建设工作给予了一致的肯定性评价,并对创新团队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及建议,如应注重引导项目负责人追求学术成果增量、产出更多边际贡献,发挥好大学者传帮带作用的同时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育力度,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努力在“争创一流,吉大何为”上提供先发优势和研究动力等。

为贯彻《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和《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落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于2022年、2023年先后启动了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工作。旨在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支持学者聚焦学术研究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巩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已获立各类高层次科研项目7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项目26项;发表高水平理论文章211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9篇;在一类出版社出版著作41部;产出高水平研究报告42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8项;新增国字号人才10人,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项。未来,社会科学研究院将系统总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建设成效及经验不足,进一步通过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的设立等工作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