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团委】
第一幕:热爱


从莘莘学子到青春脸庞,从求知若渴的眼眸到热血沸腾的掌声,《先生向北》走过50场跋涉,将“向北”的信念传递给7万余名现场观看的师生,并通过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央广网、人民网、《光明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传递给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每一幕都是历史的重临,从中我们看到前辈先贤一路北上、筚路蓝缕的光影再现;每一句台词都是精神的回响,从中我们听到几代学人前赴后继、扎根奋斗的无言有声——而今,这份坚持与热爱,化作献给毕业生的礼赞。
第二幕:相聚

4月30日建组,60多天的汗水浇筑。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学院、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14个学院的240余名师生围读剧本的深夜,排练厅里反复打磨的台词,舞台上搭建起的每一束光、每一处景……所有隐秘的付出,终在聚光灯下绽放成震撼人心的瞬间。当演员在台上掷地有声,当观众席爆发出掌声与泪水,正如青春在九月交汇绚烂于晴空、又在六月各自绽放于原野,我们明白:这不仅是话剧的谢幕,更是青春的注脚。
第三幕:别离

匡亚明校长说:“重相聚,轻离别。”
这是因为故事终会落幕,前方的路各有不同,而“向北”有爱、有坚持、有赤忱不息者,我们永远在青春的大道上为理想奔跑,也永远在青春的小径旁为你们等待。
致你们,也致我们:愿如剧中人般坚韧,如谢幕时般从容。此去山高水长,吉大是永远的原点;纵有别离,终会以更耀眼的姿态——重逢在下一个春天。
第四幕:重逢



重逢是重相聚的别离、是再别离的相聚,但请记得:“当舞台的灯光暗下,现实的大幕开启,每一次我们叩问理想、探寻生命价值的时刻,先贤们的精神将永远在后生的血脉中流淌,永远年轻、永远滚烫。”
——话剧《先生向北》剧组献给2025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