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吉林大学召开第三届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发布日期:2022-08-29     作者:崔曾多      编辑:陈钊     摄影: 记者 周骁勇      点击:

【文/崔曾多 摄/记者 周骁勇】8月26日下午,吉林大学第三届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鼎新图书馆召开。校长张希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宏伟主持。

张希指出,在上个学年中,学校教学委员会的各位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代表学校和姜治莹书记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强调,教学委员会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相关事项进行审议、评定、指导、监督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与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分工与合作;各专项工作组形成的意见建议、调研报告、解决方案等,应经全体委员审议并形成一致意见后,及时向学校报告、向学院分享,提升教学委员会的代表性与权威性;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支持并配合教学委员会工作。希望教学委员会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优化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

张希认真听取了各专项工作组所作的报告,他强调,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需要每门课程都承载起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需要老师们杜绝简单地灌输,追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实现润物无声;在专业建设方面,教学委员会要对新增的专业严格把关,对师资队伍不强、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开展调研论证,为学校的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在课程建设方面,每个院系都有一两门学生需要花一番“笨功夫”才能学懂弄通、受益终生的“金课”,摒弃内容重复、空洞乏味的“水课”,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修课程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和实习实践的时间;在教材建设方面,教学委员会要推动工作延伸,实现本科生教材建设与研究生教材建设相互联动;在推进教学信息化方面,要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沙龙等方式,提供分享经验、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激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根据信息化教学需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新版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吉大“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教学传统,构建更加科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说理性写作能力,注重培养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战略。”张希指出,学校引进的教师要既热爱科研也热爱教学,学术委员会重点考察新聘教师候选人的科研水平、学术潜力和师德师风,而教学委员会要指导院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试讲模式与评价办法,承担起考察新聘教师候选人的教学能力。

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的人才,生源质量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张希强调,生源质量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和专业吸引力。招生宣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希望教学委员会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科学分析招生数据,结合国家需求对招生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投放等提出完善方案。

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张汉壮做了关于2021-2022学年校教学委员会工作的汇报,教务处处长兼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庆丰做了关于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汇报。石瑛、刘财、高青、蔡大伟、张彤、于桂兰、王医术、边鸣镝分别作教学委员会各专项工作组报告。与会人员还就持续提升招生质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校教学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