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宣讲与调研会在吉林大学举行

发布日期:2022-08-26     作者:崔曾多      编辑:陈钊     摄影: 记者 方卫东      点击:

【文/崔曾多 摄/记者 方卫东】8月23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宣讲与调研会在吉林大学东荣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陆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吉林大学科研院院长常毅主持。

陆建华在致辞中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基金委和交叉科学部工作的支持。他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科研范式正加速变革,基金委于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学部,统筹和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旨在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促进复杂科学技术问题的多学科协同,推动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科技突破点。他指出,交叉科学部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关于深化科学基金改革,坚持以重大问题、复杂问题为驱动,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在具有交叉特征的领域进行重点资助,努力打造科学基金发展的中国模式。希望通过此次宣讲与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一线科学家们的真实需求和开展交叉科学研究的想法,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希望大家为交叉科学部的工作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建立符合交叉科学特征的资助机制,建设适应交叉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实现交叉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速进步。

张希代表吉林大学和党委书记姜治莹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陆建华副主任、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基金委多年来对吉大的信任与支持。他表示,长期以来,基金委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定位不变,依靠专家发扬民主的评审办法不变,更好地服务学术界的宗旨不变;同时,项目类别变得更加丰富,评审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变”和“不变”构成了中国科学基金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他指出,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既需要科研人员自身有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也需要来自外部的支持帮助,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成立对推动学科交叉与融通发展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交叉融合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学校举办学科交叉研究论坛,制定有助于学科交叉的教师跨院系双聘机制和学生培养办法,建立了多个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和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批适应学科交叉研究的高素质人才,产出了一些重要创新研究成果。未来,期待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支持更多优秀青年学者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学科交叉与融通发展,孕育原创成果、培育核心技术、催生新的交叉学科,并促进形成有助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的学术生态。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琰铭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建设情况,并从完善学科体系布局、搭建交叉创新平台、建设交叉创新团队、培养交叉创新人才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在交叉科学研究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取得的成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介绍了学部的建设情况、管理机制、发展规划,讲解了学部“高质量、高门槛、高标准”的评审原则及创新评审举措。

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围绕与会专家学者提出的关于项目申报的学科背景要求、项目评审的问答环节、评审专家的选择等问题作了细致解答,并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对交叉科学部的意见建议。提问及调研环节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副主任潘庆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吉林大学相关学院、科研机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现场参加会议。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线上参加会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