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勿忘国殇,砥砺前行

发布日期:2017-12-13     作者:本站综合      摄影: 网络图片 新华社      点击: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天上午在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公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表讲话。本站综合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相关素材,并采访了部分校内师生。举国公祭,勿忘国殇。新华网微评“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不能忘记。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前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对于这段历史,习近平同志这10句话必须铭记

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2. 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3.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4.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6.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7.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8.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9.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0.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俞正声同志在公祭仪式上说,80年前,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儿童遭到野蛮的蹂躏、屠杀,南京满城残垣断壁。日本侵略者这一反人类罪行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十分黑暗的一页。

今天,我们国家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缅怀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所有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缅怀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关于国家公祭日你应该知道的

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国家公祭日祭奠谁

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定名,但是祭奠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明确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

2014年国家公祭网列出七类遇难者供海内外网民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仪式如何举行

根据国务院批复,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约 10:01)南京上空将鸣放警报1分钟。

如果你听到警报声,无论在做什么,在哪里,都请停下来,为遇难同胞低头默哀1分钟。如果你在开车,请停车鸣笛致哀。请尽量穿着素色衣服,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停止娱乐活动。

吉大师生有话说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于佳宁:

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于麻木,维护世界的和平。80年前的今天,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为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这已经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沉痛记忆。今年的清明节,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当我一步一步走进纪念馆,看到那一张张模糊的照片,那一整面刻满了死难者名字的墙,我知道,那曾经是30万个鲜活的生命!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希望和平,但我们永远不应该忘却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严冬:

安时勿忘国耻,青年人不能忘记历史!没有过去惨痛的历史,就没有现在的和平安宁!少年强,则中国强,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2015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许雅宁:

1937年12月13日,我们不能忘却,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尊严。这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史越:

1937年的那一天,鲜血映红了天空。2017年的今天,公祭只能略寄追思。历史不会忘记这血淋淋的事实,我们还需负重前行,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南京大屠杀80周年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八十整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七,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