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杰青团队!吉林大学,再发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布日期:2025-07-07      点击:

科学之邦

光学加密为防伪技术提供了高度安全的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钞票防伪、奢侈品真伪保障和信息安全等。

大多数光学加密技术依赖发光材料的独特性,例如发光强度、颜色及寿命等特征。

有机金属卤化物混合材料(Organic Metal Halide Hybrids, OMHHs)因其制备简单、成本低、颜色调节丰富以及高发光性,成为典型的成功应用实例。

然而,一旦其成分被破解,该类材料存在极高的被仿制风险。

因此,亟需在现有光学加密体系中引入新的加密策略,以维持或增强防伪技术的安全等级,从而应对全球假冒问题的日益严重。

压力工程因其可引入材料新维度调控(如带隙调节、压致变色和压致发光等)而成为极具潜力的光学加密策略。

特别是对于处于亚稳态的材料,压致发光(Pressure-Induced Emission, PIE)现象已在卤化物钙钛矿或其衍生的混合卤化物中实现,激发了通过压力工程实现先进光学加密的研究。

例如,在(PEA)₂PbCl₄中,压力调控实现了暖白光发射的保持,其发射波长可调范围达80纳米。

类似地,在(NAPH)₂PbCl₄中也获得了波长调节范围达70纳米的冷白光转暖白光发射。

然而,这些材料在施压后仅表现出双色调的发光变化:(PEA)₂PbCl₄从暖白光转为冷白光,(NAPH)₂PbCl₄则相反。

此外,这些研究中所用的PIE材料初始发光较弱。

在未来基于压力的光学加密体系中,理想的PIE材料应能通过施加不同压力在同一材料中实现多色发光,进而形成独特的“压力工程密钥”(PESK)。

然而,由于大多数材料在高压处理后仍缺乏明显的颜色变化,这一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在本研究中,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邹勃(杰青)团队的肖冠军/张立军教授等研究人员成功在一种初始不发光的OMHH材料(4DMAP)₂ZnBr₄中实现了具有PESK特性的PIE效应,得益于其独特的电荷转移动激子发光机制。

在施加不同压力后,该材料从“0”的暗态转变为“1”的明亮发光状态,发光颜色从深蓝至橙红多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可实现至少8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伴随不同的发光强度与寿命,表明其具备高度安全性的PESK潜力。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吸收谱、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对间距分布函数(PDF)的实验揭示,多色发光源于压力处理引起的无序化程度上升所产生的Urbach尾。时变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结果表明,该PIE效应与4DMAP⁺分子的局域激发态及[ZnBr₄]²⁻向4DMAP⁺之间的卤素到配体电荷转移态密切相关。来自芳香有机阳离子4DMAP⁺的空间位阻效应及增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有助于保持明亮的发光状态。结合微纳图案设计,研究成功实现了多种图案的加密如二维码、校徽、猫、银杏叶、熊猫和蝴蝶等。特别是在猫形图案中,荧光颗粒呈现随机分布,构建了三重物理不可复制的PIE光学防伪体系。这种结构大大增强了肉眼识别与视觉信息加密能力。本研究为亚稳态结构的理性设计提供了稳健策略,具有重要的光学防伪与信息存储应用潜力。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