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著书人的耕耘

发布日期:2022-04-24     作者:新华网      编辑:饶明月     点击:

 

新华网】受疫情影响,平日忙碌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福贵有了充裕时间,坐在四处堆满书籍的家中,泡上一壶茶,翻开一本想看的书。

张福贵与书的故事要追溯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他,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轨迹与《人世间》的周家兄弟相似。那时,做文学青年是很多人的梦想。看书,是他实现梦想的途径。

在家干活生火时,他捧着书读,时常忘了添柴被父母责怪;做知青下乡务农时,晚上怕影响他人睡觉,他用干电池自制土台灯,趴在被窝里不知疲倦地阅读,夏天时常捂一身汗;考上大学后,每月生活费17元,他在吃穿上节省,剩下的钱全用来买书。小说、诗歌、散文、天文科普……他对知识如饥似渴,对书籍视若珍宝,当时买的大部分书至今仍在家中被悉心保存。

读书改变了张福贵的生活轨迹。多方求学毕业后,他在吉林大学文学院做了老师,鲁迅的著作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越是加深阅读,张福贵越是能从文字中捕捉到其非凡的思想深度和淡然处世的姿态。“凡事百思不得其解时,我会带入鲁迅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通常会拨云见日,看到他在彼岸笑着招手……”他说。

书读得多了,自然产生新思想。张福贵出版了《“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等十多部学术著作,提出鲁迅思想价值及文学史观等一系列观点,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收获一批忠实读者。

成为知名学者后,总有人请他荐书。面对从事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起讨论自己的著作,他更愿意推荐其他学者的经典著作;面对其他人,他鼓励大家涉猎广泛,只要是能拿起经典读本……

“读经典著作的力量是润物无声的,但定会让生命的宽度延展。”张福贵抚摸手中书,茶温刚好。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