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彤旭)正值高校放寒假,随着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升级,不少在外求学的河北籍学子面临返乡难题。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疫情发展形势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返乡的学生能否留校已成为河北籍学生及其父母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商报此前的报道中,有多名河北籍返乡大学生因交通停运而滞留在石家庄市区。在呼吁当地有关部门及周围县市出台帮扶政策的同时,更多人表示高校应勇于承担责任,让因疫情而无法返乡的学生留校,并保障好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事实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坚持“错峰”原则,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已有许多高校出台应对举措,为家住中高风险地区、难以返乡的学子解困。此外,不少地方进一步要求中高风险地区生源不返乡,并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
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要求各学院对个别因特殊原因回家有困难的同学做好情况登记,并提供相关帮助;山东师范大学官网发布通知,在校学生错时、错峰离校后,居住地为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可暂时留校;吉林大学则明确,将为中高风险地区的生源安排相对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并保留校内超市、快递点等必要的服务场所。
此外,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直接要求中高风险地区生源不返乡,并妥善安排师生留校生活。例如1月8日,长沙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家住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寒假期间不得回家。广东和江西也建议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寒假期间原则上不回家。“孩子在河北医科大学上学,因疫情留校。校方不仅为孩子们购买坚果、牛奶等食品,还有校领导在学校陪伴孩子们。”“湖南湘潭大学留因疫情不能回家的学生在校过年,并开设专门食堂,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不少家长为相关高校的保障性举措“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