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学校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举、整体提升的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积极造就和引进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不断加强优秀中青年学者培养,注重教师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协调发展。于吉红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福贵教授被聘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新增双聘院士6人、“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获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学校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开放活校呈现新局面。目前学校已与39个国家或地区的241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校共建的中外合作平台达到28家。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在莫斯科共同主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爱和平”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国际学术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为论坛发来贺信;获批的3位外专千人已顺利到岗开展工作,“工程仿生技术与高端装备创新引智基地”顺利获批;孔子学院建设卓有成效;6家“国际化示范基地”顺利通过中期评估,4家培育基地顺利获批成为正式基地;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全面提升了在校生国际交流能力,双学位项目、亚洲校园项目、试验班人才联合培养及交换学习项目效果显著。
积极发挥校友会、基金会、校董会平台作用,深化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召开了校友(总)会第二次校友代表大会暨吉林大学校友工作会议,继续完善和推进校院两级体制,加快校友信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的扩建。遍布各地的校友分会积极工作,密切与母校联系,学校的发展得到校友和社会的广泛关心和大力支持。积极开展校地、校校等合作,与白山市、通化市、青岛市、净月高新区、白城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或项目对接,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校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