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霍睿】10月20-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高度评价了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全会的胜利召开,在吉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吉大师生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热切分享学习体会。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建议》,高度评价了我国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高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会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扛牢兴北报国使命担当,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着力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文教融铸、校校融共、校地融接、中外融通,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战略科技支撑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推动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提出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对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办学治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学校要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抓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在注重兴趣驱动的基础研究,孕育重大原创成果的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吉大智慧和力量。
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黄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令我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战略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决定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全会强调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战略部署,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逻辑。“十五五”是吉大深度融入强国建设的关键期、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期。作为学校规划牵头部门,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战略引领,高质量推进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高质量发展与内涵式提升,加快构建完善的规划编制、指标设定与落实体系,筑牢一流大学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同时,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特色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前瞻布局国家急需学科,切实推动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以“吉大担当”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推动我校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白求恩精神、崇高职业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塑造严谨求实、追求卓越、开放包容、互助协作的医学文化。面向未来,致力于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本领过硬、职业操守优良的新时代医学人才。通过持续强化党的建设、引领医学教育创新、优化学科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医学事业的时代担当与社会贡献,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吉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付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教师的共同使命,也是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学校“十五五”期间的人才培养工作,将进一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本科生院将进一步和各基层教学单位紧密配合,共同破除制约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堵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社会学院教授曲红梅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我们哲学社会工作者心中倍感振奋与责任重大。在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核心节点,如何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鲜活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提炼出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是我们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我们只有将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方能产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思想成果,真正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吉大力量。
吉林大学学位办公室主任兼研究生院副院长嵇艳鞠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和把握“十五五”规划内容,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内涵要求;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加快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吉林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哲学社会学院2022级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崔建楠表示,站在“十五五”规划的历史刻度上,科技跃升的时代命题叩问着青年学子的智慧担当。当前世界正处于知识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的关键期,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学科边界,高校青年既要以数字人文等新兴领域为抓手推动知识创新,又要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孕育科研想象力。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应当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文化传承的践行者,让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数学学院202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周钰博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全世界聚焦中国,全社会翘首以盼。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把握时代脉搏、牢记责任使命,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锚定科研报国方向,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既在研究与工作中潜心深耕、钻研不辍,也在实践与服务中扎根成长、锤炼本领,努力成为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奋楫笃行,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