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文化版关注吉林大学新建“黄大年茶思屋”:茶香里激荡奇思妙想

发布日期:2025-09-09      编校: 依过     审核: 冯子宸     点击:

【文字/人民日报 图片/王元辰】9月8日,吉林大学举行“黄大年茶思屋”揭牌仪式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座谈会。9月9日《人民日报》文化版以《茶香里激荡奇思妙想》为题专文报道。

宽敞的空间内,吉林大学师生坐在沙发上畅谈科研想法,茶香、咖啡香和自由的思考弥漫交织,思想在开放交流中碰撞激荡。

书香氤氲,茶思造梦。9月8日下午,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内,全新的“黄大年茶思屋”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开放、自由的师生交流空间。

黄大年茶思屋,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生前在吉林大学地质宫内设置的一处交流场所。

黄大年回国工作后,将一个闲置的杂物间重新利用起来,一部分空间用作高性能机房,另一部分区域则变成茶思屋,提供免费的咖啡、茶水。在教学科研之余,师生来此小憩,聊想法、聊未来。“黄老师认为,不少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都是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中交流碰撞出来的。”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于平回忆,“茶思是形式,重点在于思想的交流碰撞,最终目的都是解决科研难题。”

2017年,黄大年不幸因病离世后,吉林大学保留了地质宫内黄大年茶思屋的原貌,作为激励师生科技报国的“地理坐标”和“精神印记”。

近年来,吉林大学传承弘扬黄大年精神,积极推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持续推动广大教师精业笃行、勤耕不辍,同时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今年,吉林大学将“黄大年茶思屋”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建设“黄大年茶思屋”,延续黄大年的初衷,将其作为师生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空间。

“推广‘黄大年茶思屋’的意义,在于一杯茶或咖啡里,既有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也有对奇思妙想碰撞的尊重。”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昊说。

新建成的“黄大年茶思屋”内,吉林大学5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及代表依次发言,交流教学科研心得。

“打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努力实现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说。

从地质宫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从单一学院面向全校师生,“黄大年茶思屋”承载起全新使命。

“通过‘黄大年茶思屋’建设,吉林大学进一步打造广大师生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创新平台,持续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实践中,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吉林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