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4时许,吉林大学中心校区清湖之畔微风习习,伴着古筝柔美的音色,一群身着汉服的女子正款款走来,她们是吉林大学白露汉服社的成员,她们在这里进行了古代女子的成人礼——“笄礼”,以传承民族文化,更唤起了众人心中的古典情怀。
笄礼自周代而起,作为古代嘉礼的一种,与男子的冠礼共同组成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据主办方介绍,古代女子十五及笄,但由于现代女孩们普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故在大学校园行此古礼,亦无可厚非,目的在于弘扬一种被我们逐渐疏远甚至遗忘的文化。
此次活动分为室内宣讲、室外观礼两大环节。室内宣讲中,白露汉服社元老“小米师姐”先为前来观礼的同学介绍了华夏成人(冠笄)礼的相关知识,并邀请了校外人士着汉服登台展示,使人感受到华夏文化传统的服章之美。展示之余,主办方还邀请同学们现场试穿汉服,并进行互动交流。交流后,参礼者同观礼者共赴清湖之畔,正式及笄。
本次笄礼分为三加及醮字、聆训、答谢宾客等程序。乐声响起,赞者起身,为笄者梳头。同时,正宾高吟祝词,吟罢为笄者梳头加笄,完成初加,笄者拜主人,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二加时,笄者面向东正坐,有司奉上发编,正宾为笄者上发编,之后笄者行赞礼,回到东房,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马面披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之后的三加,由有司奉上头面,正宾去发钗为笄者加头面,笄者向来宾展示,面向先贤,行正规拜礼。笄者着圆领袍服,拜祭先贤,传承华夏礼乐文化。

醮字、聆训、答谢宾客后,本次笄者邓佩芝、张振超完成了这场特殊的成人礼,邓佩芝谈起自己的感受:“我本身对汉服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可这其中的意义,之前对自己成年没什么感觉,今天的活动排练了两周,虽然有点紧张,但经历这次笄礼后深刻感受到自己已然成年,需要承担责任而非随性所为。”

礼成后,白露汉服社还为观礼者献上了古筝曲《战台风》与翘袖折腰舞。白露汉服社社长王一囡告诉记者:“相比于去年的笄礼,本次仪式办在了清湖边,希望能吸引对汉服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我们社团,同时是呼应汉服复兴运动,弘扬传统文化。”这场溯源传统的笄礼活动不但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也让同学们对华夏礼仪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如同在浮躁的现代饮下一杯诗意,一杯跨越千年的月光。
(吉林大学新闻网记者团 中心站 王心怡 林家伟 摄影/林冬致 戴瑜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