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为传承具有特色的民间工艺艺术,丰富小朋友的课余生活,吉林大学创行、刀画协会的成员们来到东岭小学开展文化活动,为该校五年一班的28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刀画课。
东岭小学位于长春市二道区,从一到六年级只有十个班,支教团队当天来到的五年一班也是五年级唯一的一个班。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两张刀画作品。刀画,顾名思义是以钢刀代笔作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自制刀具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被刮减,达到理想效果。是起源于吉林的一种民间创新画。这种新奇的创作形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刀画协会的负责人李春保担任本次课的“美术老师”。孩子们一边仔细听着“老师”讲解画法,一边用画笔在纸上小心地进行创作。

“这个天空画得不错,是谁画的?”李春保问第一排的两个小男孩,“我画的,”一个小男孩说道,“才不,那是我画的。”另一个小男孩马上反驳道。李春保突然发现这两个小男孩长得一模一样。原来他们是双胞胎,一个叫张方齐一个叫张方豪。而五年一班竟然有三对双胞胎。在辨认上可难坏了第一次教小学生绘画的支教成员们。
教授绘画不容易,照顾孩子们的情绪,解答他们的问题对成员们也是不小的考验。学习过程中王旭晨、王旭阳与李秋淳三个小朋友分在了一组,李秋淳在画完天空部分后发现天空所占的部分有些大,修改之后甚至连画河流和河岸的地方也没有了。王旭阳有些丧气,不禁开始抱怨起来,王旭晨找来了成员们帮助。当确定这幅画只能重画后,旭阳不禁发起了小脾气。成员们只好先调解孩子们的矛盾,后一笔一笔帮着孩子们重新完成作品。
另一位小朋友赵琳琳显然也对自己画的不满意,来自化学院大一年级的赵子娴马上去帮忙修补。琳琳认真的看着大姐姐的修补方式,并向赵子娴提问,需要蘸什么色、多少混合,才能配出赵子娴笔下的颜色。

经过了一番努力后,孩子们的作品陆续完成,志愿者们对作品进行了评价,此次活动在志愿者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这是第一次做老师”刀画协会环资学院的曾志鹏对记者说,“来之前其实一些困难都考虑到了,比如他们能不能接受这样的绘画形式和授课方式。但是到现场看起来我们准备得还不是很充分。不过孩子们的认真劲的确很让我们感到高兴,他们玩得开心我们这一趟就没白来。”他也表示今后社团肯定会继续举办这样的活动,而且会努力办得越来越好。
东岭小学大队辅导员兼德育主任张晓凤老师说:“咱们这儿的生源主要是农民工子女,家庭条件也很一般。政府和学校对这些孩子都有相关的政策,老师对孩子们也很关心,但孩子们更需要的可能是与外界的沟通。”张晓凤对吉林大学创行、刀画协会的志愿者们的工作给予了赞扬,同时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吉大新闻网中心记者站 见习记者 盛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