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吉林大学)举办第二十三期“心理育人创新发展论坛”

发布日期:2025-10-31      编校: 潘懿     审核: 刘斯伟     点击:

【供稿: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10月24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十三期心理育人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心校区鼎新楼举办。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丁世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杨扬、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代表、多所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代表及精神医学领域专家代表出席论坛。论坛涵盖《常见心理问题应对——辅导员工作参考指南》项目论证、心理关注学生群体“精准思政”培训课程建设研讨两个主题,由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朱丽雅主持。

丁世海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旨在广泛汇聚专家智慧,提升指南编写的专业水准与实用价值,拓展“精准思政”课程建设。他强调,要持续深化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吉林大学在心理育人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为各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参考与教学实践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在致辞中充分肯定论坛现实意义,引导与会者深入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为新时代心理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

朱丽雅系统介绍了指南的编撰背景与框架内容。与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一致肯定该指南对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价值,并从内容建设、实务规范等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五所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代表和两位精神医学专家高度认可指南的专业性与必要性,认为其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并建议进一步推动思政引领与心理育人的体系化融合,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路径,强化医学专业支撑。杨扬指出了指南的三个关键:突出精准施策,注重求真务实,拓展协同育人。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首席专家李焰在总结中指出,本项目定位精准、内容扎实,期待通过专家共识打造契合辅导员工作需求的实用工具书,推动心理育人工作专业化、精准化发展。

在“精准思政”培训课程建设研讨环节,心理专家与教师围绕心理关注学生群体,深入探讨了心理危机识别干预、谈心谈话技巧、心理班会设计、校家协同机制等核心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加快建设兼具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精品课程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指出,系统化培训体系对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具有战略意义,将为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专业支撑,切实增强其职业胜任力与工作效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吉林大学)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丰富心理育人工作载体,完善“精准思政”培训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筑牢心理危机预防屏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