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月18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吉林大学承办的“欧倍尔杯”第七届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总决赛在我校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边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香文,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校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汉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委员、食品类专业认证委员会成员、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刘静波,吉林大学本科生院院长付君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45所高校的2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届总决赛。

开幕式上,边铁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参赛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和双万计划”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各高校展示教学水平、学子们展现学习成果提供了良好舞台,为新时期的食品工业和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吉林大学将发挥主责、担当作为、全面保障,确保大赛顺利举办。

朱蓓薇院士代表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吉林大学及各协办单位为会议成功举办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大赛的核心价值在于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助力高校食品类专业深化“新工科”建设,推动工程教育革新向纵深发展。希望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培养更多专业优秀人才,让食品学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食品为民”的深层意义,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徐坚副秘书长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细致筹备与精心组织表示感谢。他表示,食品产业是基础性民生产业,是连接农业与健康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器”和“压舱石”,食品工业协会将持续发挥产业资源集聚优势,提供产教融合支持、创新协同赋能与人才梯队建设服务,为食品产业注入更多富有前瞻性和创造力的新生力量。

大赛总裁判长刘静波表示,本次大赛是检验我国食品专业学子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舞台,更是推动食品工程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平台。裁判组将秉持统一标准、保持客观立场,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裁判程序,确保赛事公平、公正、公开进行,营造专业、严谨、和谐竞赛环境。

比赛期间,开展了教学改革研讨会,张汉壮、刘静波、贺香文三位专家分别作主题报告,围绕如何做新时代好老师、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逻辑架构体系、智领变革:数智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等主题进行交流互鉴。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45支队伍135名学生从理论赛项和食品工程类仿真操作两部分,全面考查选手的专业综合能力。最终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5支队伍获特等奖,华南理工大学等14支队伍获一等奖,天津大学等26支队伍获二等奖。

最后,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铁华将赛旗交接给第八届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承办单位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吴海涛,本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

“欧倍尔杯”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国内食品专业工程实践竞赛中的重大特色赛事,分为初赛、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旨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