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霍睿 图片/方卫东】8月9日上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2025年“拔尖计划2.0”田野考古实践暑期学校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在材料表征及文明探源中的应用——吉林大学研究生讲习班开幕式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吉林大学华夏(西阴)考古研究院举行。


仪式上,吉林大学原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郑伟涛为学员代表授旗。

中共运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闫晓刚在致辞中强调运城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期待学员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满满。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丽娜向学员们介绍了夏县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对暑期学校的支持与关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鹏从材料科学的角度阐释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材料科学在考古研究和文明探源中的应用。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华夏(西阴)考古研究院院长段天璟向社会各界对吉大考古的长期支持和鼎力相助表示衷心感谢,并向学员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暑假学校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
仪式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华夏(西阴)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方启主持。美国波士顿大学本科生安然、吉林大学本科生朱信诣分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达了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及对本次暑期学校的期待。
在为期十天的暑假学校中,同学们齐聚吉林大学山西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深入学习田野考古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学术知识,亲身参与山西夏县辕村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动手体验陶器制作、石器打制、VR考古发掘等实践活动。他们还前往运城博物馆、解州关帝祖庙、芮城永乐宫等地参观调研,真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多位材料科学领域专家围绕同步辐射光源及其应用、X射线散射实验方法、X射线成像技术等专题开展讲座,使学员进一步了解到材料科学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拓宽了他们的跨学科视野。

正在进行年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的教师代表,来自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代表,吉林大学2023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暑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