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邴正教授出席尼山大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3-10-07      编校: 韩帅     审核: 张雪     点击:

【供稿: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9月26日下午,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在山东曲阜尼山讲堂应邀出席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中外大学论坛,并代表学校作大会主旨发言。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致辞,专家发言阶段由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剑敏主持。

邴正作了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与一流大学的使命——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角”的主旨发言,他认为,高校对文化至少承载着四个方面的责任和使命。一是文化的传播,传播既是文化的功能,也是文化的要求。正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通过传播形成了今天的世界文明。高校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圣殿,所以我们高校教师自觉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使命。二是高校的责任使命是传承,人类能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进步,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人们通过文化传播把个体经验变成日常生活经验,一代代学生承传老师们毕生学习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思想,人类就获得了创造文化文明的高起点性。三是文化认同,人类能够组成社会,一方面是利益的压力促成我们的合作,另一个就是文化的认同,使我们产生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如果没有文化的认同,我们的乡村、城市、国家乃至全球都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持续的群体。所以大学在加强提高社会认同程度上发挥作用。四是创新,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要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要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文化的先锋。高校里荟萃着饱学之士和求学之士,老师和学生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是创新文化的动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完成使命达成上,他认为,中国高校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首先,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融入文明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有世界胸怀,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使命,用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精神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其次,高校还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再次,要把时代精神融入精神血脉中,要在高度竞争、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的背景下,教育学生体会把握时代精神;最后,要创新发扬校园文化,继承凝练本校的精神谱系,并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吉大的特色和人文精神。

参加本次会议发言的还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校长和知名学者代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领导也参会并发言。

自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分中心成立以来,吉林大学招收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新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不断贡献吉大力量。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