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协同保护黑土地 合力筑牢金粮仓

——吉林大学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主办“第二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

发布日期:2022-07-22     作者:金光旭      编辑:饶明月     摄影: 记者 徐立华      点击:

【文/金光旭 摄/记者 徐立华】7月21日,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两周年、吉林省第二个黑土地保护日来临之际,由吉林大学和中国农业银行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协同保护黑土地 合理筑牢金粮仓”,旨在探索更适合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的路径,推动吉林省黑土地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健康发展。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参加论坛并致辞。

韩喜平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吉林大学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融入建设目标和办学实践。为推进黑土地保护相关工作开展,学校已于去年成立“吉林大学黑土地研究院”,整合多学科力量,组建多个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扎实推进相关科研工作。学校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继续支持“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建设,通过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和院校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因地制宜、携手攻关,在引领黑土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体现担当作为。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党委书记刘世安在致辞中回顾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一年来,26家成员单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立足“服务于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宗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取得丰硕成果。他提议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实的步伐、更有力的举措、更创新的模式,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局,全面对接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现代农业生产单元试点示范建设,聚焦工作各环节,助力“梨树模式”不断升级,为助力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发挥联盟更大的作用。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邬晓东在致辞中表示,全省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我省粮食产量迈上800亿斤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将对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加快建设黑土地保护“一张图”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以及“黑土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希望联盟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合力推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黑土地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我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奠定坚实基础。

仪式上,梨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乐新致欢迎辞;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李北伟教授作《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工作报告》,介绍联盟整体建设情况及2021年工作情况;举办中国农业银行“金穗吉牛卡”首发仪式,为肉牛养殖户代表授卡;发布《协同保护黑土地 助力吉林省“千亿斤粮”工程2022行动纲要》;“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与梨树县人民政府签订《助力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合作协议》。

论坛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军主持。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李保国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任大鹏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刘福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刘立晶研究员先后从自身研究方向、工作经验作分享交流。

仪式后,论坛举办了联盟企业服务黑土地项目对接会,针对“梨树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需求点,给出解决方案及未来规划,完成具体项目对接;开展“追寻总书记足迹,感受黑土地魅力”考察活动,与会人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梨树的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了解“梨树模式”。

中国农业银行、“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和嘉宾,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科研院、社会科学处、商学与管理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等相关部门、单位及学科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