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林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在吉林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21-03-31     作者:张宏伟      编辑:饶明月     摄影: 张宏伟      点击:

【文/摄 张宏伟】3月30日,吉林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2021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过去一年工作,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形势,就2021年全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进行部署。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在吉林大学设主会场,全省各高校设分会场。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长智参加会议并讲话。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等6所高校领导作交流发言。

孙长智表示,吉林省高等教育已进入综合改革的深水区、内涵建设的攻坚期、服务发展的机遇期,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复杂严峻,希望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三牛”精神,只争朝夕、扎实工作,准确把握开局之年全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要立足全局,高质量完成好“两双”建设、“四新”建设、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三项重点任务。二是要立足突破,扎实推进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教育评价两项改革。三是要立足质量,全面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质量、服务发展质量提质创新发展。

会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通化师范学院、长春工业大学6所高校负责人分别围绕“四新”建设、“社科”工作、课程思政、科技创新、研究生培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等作交流发言。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科研产业处负责人分别就2021年全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科研和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作部署说明。

王利锋以《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构建“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为题代表学校作交流发言。他指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概念提出,是对新时代波澜壮阔发展态势的高等教育界的回应,“四新”以人才培养为牵引,带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高等教育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国际竞争挑战,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性选择。

王利锋从分类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优化本科“四新”专业体系,通过项目促进“四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三个方面介绍了吉大“四新”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用“交叉复合型‘仿生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专业的创建与人才培养”“‘创新-融合-协同-共享’的动物生产类专业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政治、历史、文化与经济交叉融合,培养国别与区域政治经济复合型人才”三个典型案例,佐证了“四新”建设的根本在于融合与创新。

王利锋介绍了学校未来持续开展“四新”建设的总体构想,一是出台学校和学院两级建设方案:学校“四新”建设总的指导意见、分“科”建设方案,示范学院建设方案。二是全方位启动“四新”建设项目并实现教育部“指南”项目全部覆盖。三是开展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升级。四是更新课程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实现“教学版”的教学、实践、科研“三融合”。五是构建满足“四新”需要的通识教育体系。六是整体创新优化体制机制,探索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深度推进“四新”建设与发展。

会议同时就《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工作要点》《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科研产业处(省学位办)工作要点》和《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加快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行动计划》征求意见。

全省本科高校校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高校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办)、教师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部门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