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吉林大学承办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26      编校: 潘懿     审核: 冯子宸     点击:

【文字/徐立华 图片/王元辰】5月23日下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延边大学协办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在长春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原党委书记姜治莹,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长春市副市长阮刚辉,一级教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然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

李家俊致辞

李家俊在致辞中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城市与高校的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以长春市和吉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区域和高校在长期的相互支持与协作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阮刚辉致辞

阮刚辉在致辞中表示,长春将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围绕加快建设“一中心、五高地”,着力深化校地融合、产教融合,大力支持驻长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力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市,努力为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希望各高校发挥科技创新引擎、人才培育枢纽、思想文化高地作用,通过互助共建实现城市能级与高校实力的双向提升。

姜治莹作报告

姜治莹以《东北全面振兴与一流大学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围绕“东北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支撑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使命担当”“努力做出东北全面振兴的吉大贡献”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吉林大学在服务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中的具体举措和成效,使与会嘉宾对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张占斌作报告

张占斌以《特大城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为题作专题报告。聚焦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指出特大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全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他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学科布局与专业调整这三个维度,解析特大城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宏观视角下的融合思考。

杨月婷作报告

北华大学副校长杨月婷以《融合共生 价值共创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路径探析》为题作专题报告。她结合吉林市与北华大学校城融合战略这一典型案例,探讨了地方高校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具体路径和有益经验。她提出,高校与城市的融合共生应向多维互动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通过合作互动,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创新活力,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文军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作《空间重构与知识的再生产——城市与大学的共生发展》专题报告。他基于空间三元辩证法剖析城市与大学共生中的空间重构与知识再生产机制,从物理、社会、文化符号空间阐述表现,指出校城互动存在制度壁垒等问题,倡导构建“知识-空间共同体”,通过空间治理创新实现多维耦合,提供新思路。

张文宏作报告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以《高校教师的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为题作专题报告。他通过多维度分析,揭示了收入、住房、学历、职称、科研网络、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师获得感的深刻影响。他表示,高校教师的获得感不仅关乎个体福祉,更影响高等教育质量与学术创新活力。只有通过系统性改革,让教师在经济保障、学术自由与职业尊严中找到平衡,才能激发其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朱卫红作报告

延边大学副校长朱卫红以《以校兴城 以城育校 携手共创城校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为题作专题报告。她指出,延边大学作为“国门高校”,以“教育固边、人才兴边、科技强边、产业富边、学术戍边、文化润边”六维路径深化城校融合。未来将整合教育、人才、科技等要素,推动校城双向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实现教育提升与城市进步的协同共生,履行稳边固边兴边使命。

赵光远作报告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赵光远以《教育:铸牢城市发展之魂》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紧密结合吉林实际,按照教育与城市发展历史演进,梳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推动城教融合发展的框架模型和相关对策建议。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筑新型城教关系,把握“城教融合、人才创新、招商引资”互动的规律,以人、空间、时间、资本为维度推动深度融合,夯实城市发展根基。

董双石作报告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董双石以《城市水系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践—海绵城市理念》为题作专题报告。从我国城市面临的水环境与生态问题入手,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解决思路及技术特点,阐述海绵城市建设中国路径和应用实例,指出了存在规划碎片化、技术适配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及建议思考,助力城市水系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让与会嘉宾看到了新兴学科在城市融合中的巨大潜力。

田毅鹏作报告

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田毅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人类文明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城乡一体化亦由城市引领,这一观点获得与会专家共识。他强调,高校需平衡稳定性与时代性,破解学科单一化问题,并应对AI等新技术对教育模式的冲击。他呼吁高校成为城市发展的“智力引擎”,城市则为高校提供成长的“土壤”,双方需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共推教育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蔡立东、张贤明、曲红梅、王晰巍主持论坛环节和总结发言环节

活动现场

蔡立东主持开幕式,并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张贤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副院长王晰巍分别主持论坛环节和总结发言环节。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参加论坛。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