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张宏伟 图片来源:考古学院】“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5月29日晚,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以视频形式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1977级校友王巍研究员结合授课经历受邀主讲。

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入剖析了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重大意义,为历史和考古研究迈向深层次发展指明了重要的前进方向,为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学习过程中,王巍研究员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王巍研究员结合从事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的经历,介绍了工程主要成果和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启示,对关于文明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提出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方式,建议加强考古与历史的交流,要善于用历史的语言阐释考古,加强各种成果转化的方式,希望通过建设沉浸式中华文明主题公园,让民众在游玩中体验和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他表示,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道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为目标,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和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为中华文明探源获取了丰富的历史考古资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要知古鉴今,从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今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王巍最后说:“今年是吉大考古学科创建50周年,作为吉大的毕业生,我时刻在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中国考古学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吉大考古也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希望母校在这个黄金时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母校师生在为祖国考古事业发展和文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会议由考古学院党委书记王巍主持。会上,考古学院院长兼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赵宾福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考古工作和中国文明史研究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唯物论指导下的考古学术研究,坚持交叉理念指导下的考古学科建设,积极参与文明探源工程,一心一意培养学生,持续输送优质人才,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作出更大贡献。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聆听优秀校友的精彩分享,考古学院广大师生深受鼓舞,立志为推动增强历史自觉、深入探索华夏文明作出积极贡献。会上,吴振武、王立新、冯胜君、张全超、段天璟、井中伟、李春桃等多名教师结合自身科研方向和工作情况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优秀的考古历史研究成果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全体职工,考古学院全体教职工、学生党员参加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