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校长张希与机关青年干部代表交流“思维与写作”

发布日期:2022-05-04     作者:校长办公室      编辑:陈钊     点击:

【消息来源:校长办公室】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5月2日晚,校长张希参加校长办公室党支部线上学习活动,分享关于写作的一点思考。活动由校办党支部书记张广翠主持。

张希首先代表学校、代表姜治莹书记,向全校广大青年师生致以节日的祝贺和问候。张希指出,在近两个月的校园应急封闭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青年教师、青年干部、青年学子表现突出,彰显了青年一代的大局意识和使命担当,推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通过丰富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对说理性写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勉励青年干部锻炼能写会做的工作本领。

张希在报告中指出,写作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提高。他分享了1994年,自己在沈家骢老师指导下起草“超分子体系”香山科学会议纪要,反复修改20余次的经历,说明了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后来发表于《科技导报》,并得到钱学森院士来信关注。张希谈到,会议纪要不是各种观点的简单罗列,譬如学术会议纪要,需要总结研究现状、凝练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因此,反复修改不是简单地一遍遍重写,而是提炼、凝练和重塑的过程,更是深入理解工作的过程。

在写作构思方面,张希指出,相比于文字驾驭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更为重要。张希以“唐敖庆星”命名仪式上的致辞为例,分析了文章的构思过程。他谈到,写作是思维和情感的反映,不能是各类资料的直接拼凑,应注重内在逻辑,充分考虑适用的场合,选取相应的文体类型和表述方式。对于会议发言,清晰、朴素、简洁和真实的表达更能打动人。

在选取写作素材方面,张希指出,应挖掘、选取真实准确的一手素材,给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张希介绍,在吉大求学期间,老师们教导大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注意平时的记录和积累。他从此养成了每日记录工作、整理留存资料的习惯,并将这一学习工作经验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们。张希鼓励大家,要注意日常的学习积累,精心选取合适生动的故事,使发言饱含真情、言之有物。他以校训的由来为例,“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中的“励”字是用砥砺的“砺”,还是勉励的“励”,当年是存在争论的。为了搞清这段校史,张希问询了刘中树老师、邴正老师等当年的亲历者。“砺”,有打磨之意,而大学教育不应过分强调外力的打磨,而更应激发学生内生的志趣,因此,校训最终选用了勉励的“励”。就此,张希建议大家要力求采用第一手资料,问询亲历者和当事人,避免使用未经考证的材料或多次转用的材料,用真实的故事、朴素的语言引起听众共鸣。

张希勉励青年教师和青年干部,写作是信息传达和情感交流的媒介,更是工作当中有效交流、明确任务、实现目标的重要本领。

今年恰逢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校长与青年同志就思维与写作进行交流,分享自身的心得体会与对青年同志的殷切希望。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将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能力本领,做到能写会做、做好写好。

校办党支部全体成员,部分青年教师、青年干部参加活动。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