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吉林大学召开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论坛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启动仪式

发布日期:2021-06-07     作者:崔曾多      编辑:王松林     摄影: 方卫东      点击:

【文/崔曾多 摄/方卫东】6月4日上午,吉林大学召开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论坛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启动仪式。校长张希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赵宏伟主持。

仪式上,赵宏伟宣读《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立项决定》,张希为首批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负责人颁发立项证书。

张希首先同与会专家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他分析了在高校内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因,如:尽管学科本是人为划分的,过重的学科情节可能影响了跨学科的学术思维和科学研究;跨学科研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有时仅是缺少一点跨学科的勇气;有的单位对跨学科合作研究成果的评价认定不够合理,也可能阻碍了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为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学校设立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育项目,相当于启动基金或种子基金,待有了合作工作基础之后,鼓励其申请国家相关的重大重点研究计划。我们也要组织多种多样的研讨会,提供自由交流、讨论,甚至争论的平台,让师生们发现需要跨学科合作才能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独到研究思路。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都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培养适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人才。院系和职能部门也要逐步完善评价机制,破除跨学科科研合作的政策壁垒,鼓励打破陈规,跨越学科边界,激发师生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

张希强调,科学研究的目在于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解决重要科技问题,及时回应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要杜绝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的现象,在项目评审时,重点考量是否抓住了需要跨学科才能解决的真问题,是否具有开展交叉融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关键领域和解决“卡脖子”问题,适时调整原有的专业和设立新专业,布局重点、急需、未来学科建设,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造就优秀人才。

报告环节中,张文、郎兴友、宫洵等项目负责人代表分别作题为《川藏铁路廊道超高陡斜坡的信息化与透明化工程地质分析》《基于水循环能量转化的电催化材料》《基于多尺度网联大数据的燃料电池汽车低温行驶预测节能控制》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根据报告内容,从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评价模式、成果认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院长,发展规划处、科研院、社会科学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