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家伟 摄/徐立华】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9月7日,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创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学校鼎新大讲堂隆重举行。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1959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鼎三先生主持创办的吉林大学半导体系。经过六十年几代电子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突出业绩,在建设规模、师资力量、项目资助和经费等方面均在学校中名列前茅,跻身吉林大学首批一流学科(群)建设单位行列。
学院创立60周年庆祝活动收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百余所海内外兄弟院校发来的贺信、贺电,得到了海内外广大校友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响应。
庆祝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军,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跃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清华大学原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毅,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张绳百,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李锺欣等国内外相关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及知名科学家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家骢,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广田,校党委副书记冯正玉,副校长蔡立东等,原校党委书记胡德宝,原校党委副书记宫志忠等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及学院创始人高鼎三先生亲属代表、老教师代表等,学院历届校友代表等,校内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全体师生等共1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庆祝大会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迟宪良主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革宇在大会上致欢迎辞,感谢各位院士、有关领导及兄弟单位莅临大会及对学院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学院发展近况。
沈家骢、邹广田、胡德宝等在大会上致辞,共同回顾了在高鼎三等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吉林大学首创全国第一个半导体系到成立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尤政、刘益春、罗毅、李锺欣等分别致辞,代表兄弟高校和科研单位向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60周年表达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王立军、张绳百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大会上致辞;青年教师张宇、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天双分别代表在校师生发言。

大会向建院(系)老教师们的卓越贡献表达崇高敬意。张希在大会现场为老教师代表胡德宝、吕德安颁发“创院功勋奖”。
张希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领导、来宾表示欢迎,向为电子学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师生员工和各界人士表达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高度赞扬了高鼎三等老一辈科学家和建设者,艰苦创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我国的半导体事业所做出的奠基性贡献,对学院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张希指出,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间在相关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迫切需要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60周年,既是峥嵘岁月的里程碑,更是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他希望学院要以院庆为契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人才强院、创新兴院、开放办院,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优势转化成人才培养优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面向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前沿,大胆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取得重要原创性科研成果。要积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解决制约我国集成光电子发展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庆祝大会在嘹亮的《吉林大学校歌》中圆满闭幕。当晚,“甲子弦歌·E梦同行”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六十周年院庆晚会精彩举行,海内外参会校友及全院师生现场观看了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