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吉大24名学生获李四光地学奖学金 首次增设李四光地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发布日期:2016-11-15     作者:徐雨楠 刘玉倩      编辑:晓晨     点击:

【吉林大学报学生记者 徐雨楠 刘玉倩】11月12日,吉林大学2016年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颁奖典礼暨何满潮院士报告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国土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理事长孟宪来,著名地质学家、原长春地质学院校长、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贻侠,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林学钰,矿山工程岩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何满潮,吉大副校长韩晓峰、孙友宏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地学部各学院的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本次共有24名学生获得李四光地学奖学金,1名教师获得李四光地学优秀青年教师奖。韩晓峰、孙友宏、王宝才、卢民杰、张贻侠、林学钰、何满潮、孟宪来等颁奖嘉宾分别为获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颁奖并合影留念。

获奖学生代表、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岳良广表示,能够获得李四光奖学金是一种至高的荣誉,更是一种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精神的巨大激励,一定不辜负校友和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努力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奉献青春和力量。

张贻侠在代表校友发言时分享了关于中国培养大师级人才的思考。他指出,培养地质人才,要做到六点:一是端正学风,从严治学;二是自由民主,共同进步;三是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四是要有定力,潜心研究;五是开放包容,鼓励学术争鸣;六是深化改革,加强学院学术研究工作。

颁奖典礼结束后,何满潮院士以双体地质灾变的力学探索为题作了报告。他首先向在座听众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发震断裂监测的研究现状及问题,并就双体定变力学、如何测量牛顿力、牛顿力监测预警装备系统及其现场工程应用实践做出了解释。他指出,通过发震断裂的物理模拟和滑坡的物理模拟实践可以发现“牛顿力突降,灾害发生”这一科学现象,但这一理论尚未被现场监测所验证。何满潮还表示,要想准确预测预报,必须找出满足地震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可测参数,在实验室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牛顿力变化测量的双体灾变力学模型。

报告会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和师生代表举行了校友座谈会。

吉林大学“李四光地学奖学金”成立于2010年6月,由北京校友会发起,原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大学地学部各学院的海内外校友积极响应,慷慨捐赠,今年的捐款数额首次突破了1000万元。在12日下午召开的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理事会上,理事会决定整合地学奖学金基金,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总额将超过2000万元。从2011年开始,李四光地学奖学金基金会每年分别设立优秀本科生奖、优秀硕士生奖和优秀博士生奖,对吉林大学地学部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奖励,今年首次增设优秀青年教师奖。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