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记者 于姗姗 摄影报道】12月17日,第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10周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10周年活动在吉大举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专家报告发布、研究报告等方式,就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充分发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带头作用。
大会开幕式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岳强、吉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郝圣亮,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占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常务副校长邴正、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出席开幕式。
杨振斌在致辞中,以幽默亲切的语言带领大家重温了吉林大学原六所高校的发展历程,简要回顾了合并后的新吉林大学的建设成就,凝练了吉林大学学科建设、院系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深刻体会,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他指出,吉林大学是我们党亲手创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研究传统。学校历来重视并将继续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感谢并希望兄弟院校给予关注和支持。相信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推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最后,他以来吉林大学可以“春观嫩芽初绿,夏沐凉风习习,秋看层林尽染,冬赏万里雪飘”来表达对与会专家的欢迎和感谢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岳强结合实例简要介绍了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举措、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对吉林大学为吉林省乃至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论坛寄予美好祝愿。
郝圣亮简要介绍了吉林省省情,从政策、举措、特色和所取得的成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吉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他强调,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挑战和困难越来越多,任务和责任越来越重,希望吉林大学马克思学院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理论自觉,推动理论创新,发挥理论优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研究、宣传上发挥更大作用。
徐艳国围绕“建设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怎样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办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怎样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怎样做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三个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开幕式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主持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报告会。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马工程首席专家、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陈占安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吉林大学宋连胜教授分别为与会专家、学者、师生作了专题报告。
韩喜平教授还主持召开了研究报告发布会。会上,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孟宪生教授、山东理工大学许东波教授分别发布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1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4)》和《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展报告(2014)》。
会议期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以及吉林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