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融媒】6月2日,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关系研究院聘请全国劳模为特聘教授,并举办“全国劳模首场劳动教育课”,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并构建全国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全国劳模讲劳动教育课”的“吉大模式”。
首场劳动教育课上,全国劳模、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关系研究院特聘教授高凤林声情并茂地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爱岗敬业的故事。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让在场学生受益颇丰。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刘芙彤:听了报告后,我深受鼓舞和触动。这些劳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很值得我们尊敬。我认识到了劳动和劳模精神的重要性,身为大学生,今后在生活学习中要注重劳动,发扬劳模精神。
近年来,吉林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第一时间出台了《吉林大学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全国劳模大讲堂”为平台,推进全国劳模进校园讲劳动教育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关系研究院院长韩喜平:我们计划把这些劳模聘到之后,都要进行专题讲座,形成劳模讲座的系列。我们还要带着学生到劳模的工作室去看,通过实践来增加认识,提高他的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用劳模的感人事迹、自身的成长经历,来感染、影响学生,让劳模精神进一步在大学生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