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吉林频道10月24日讯(通讯员李荣茂 记者鲍盛华)世界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近日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拟南芥蓝光受体蛋白——隐花色素2的光激活与失活机制》,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左泽乘副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为该研究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研究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联合吉林大学、日本理化研究所、韩国全南国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五个研究机构共同完成。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植物蓝光受体原初光反应的分子机制。这项成果将为未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精准调控作物花期等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首次在《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左泽乘副教授是植物科学学院杨振明教授团队的学术精英,是杨振明教授主持的“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的骨干教师,是学院重点培养的青年才俊。“吉林省植物遗传改良工程实验室”的学生杨亮博士、柳青博士、刘伟硕士,也参加了该项目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是由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副业生产系于2004年8月转隶组建的一所新兴学院。建院十年来,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科研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教学科研成果。这是继2015年6月23日,植物科学学院杨振明教授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上发表标志性成果以来,取得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