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媒体吉大   >   正文

中国吉林网焦点时评栏目点评吉大化学院“我的成长·我的阅读”

发布日期:2015-12-29     作者:中国吉林网      点击:

中国吉林网:在新年前夕,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辅导员崔曾多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组推荐阅读书单。与网上流行的由书评人、媒体、网友推荐的书单不同,其书单是由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在读的大学生们共同推荐的。而“我的成长·我的阅读”,则是发动同学们利用假期阅读并在微信朋友圈里推荐一本优秀的书籍,同时附上自己撰写的阅读感受、推荐词和自己与书籍的合影。此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给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经验,也给微信朋友圈增添了阅读的乐趣。(《吉林日报》12月25日)

“我的成长·我的阅读”,这个提法极有味道,也极有欣赏价值。这无疑是全民阅读书香朋友圈的鲜明主题,不仅对于在校大学生有意义,而且对于网上网下的所有人都有意义。发起人崔曾多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以此独创方式,打造与阅读相伴相行的书香微信朋友圈,可谓带了好头。目前,随着微信功能的研发和普及,许多孩子和大人已经成为地道的“低头族”,微信朋友圈逐步扩展,一旦发现有趣的信息段子、视听视频和大清图片,就会立马疯转起来,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影响之深。

不过,笔者发现微信朋友圈这个“点对点”的世界,也并不是那么清朗。一般疯转起来的那些东西,常常是良莠不分,五味杂陈,其浅薄,其浮躁,其虚假,令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甚至受害,难免会产生出负面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对于人们的误导,对于社会的污染,都不是一个小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不能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进而端正舆论导向,引人向善向上。看来,想要让微信朋友圈清朗,成为大家吮吸精神营养,分享网络文化正能量的宝地,就必须注入全民阅读书香微信朋友圈的优良因子,将“我的成长·我的阅读”推向全社会。

我们发现,崔曾多老师在每学期放假前都会为学生们布置这项作业,积极引导微信朋友圈走向清朗。比如:崔曾多老师在布置去年的寒假作业“我的成长·我的菜”时,要求自己的学生独立做一道菜,用手机镜头把烹饪和与家人分享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发布到微信朋友圈里,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如此阅读,与动手结合,书香四溢,微信朋友圈不仅清朗,而且还有菜肴交流。这同“我的成长·我的阅读”紧密相连,呈现出其内涵外延的一种网络文化力量。

在今年暑假作业安排方面,崔曾多老师曾敦促他的学生推荐一本内容健康、激人奋进的好书,大家踊跃行动,一本本好书相继在微信朋友圈亮相。对于学生们推荐的好书,崔曾多老师都要加上自己的评语,给力于大家,“我的成长·我的阅读”书香微信朋友圈因此而持续火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项主题活动中,随着参与学生和推荐书籍的不断增加,还有不少的老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同时希望最后能将这些推荐书籍整理成一组推荐书单,因为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大学生们聚集集体力量,在全民阅读时代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的贡献,真可谓有引领、推动作用。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是今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的表示。他说,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他还风趣地说:“在场的各位都有网购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我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书名我就不便说了,避免有做广告之嫌。”

作为一个大国总理,日理万机,真的是繁忙无暇。然而,我们的好总理还是在身体力行地倡导和带动阅读。不仅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工作报告里写上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而且在明年的国务院工作报告里还将继续写上“全民阅读”。可见,对于阅读的高度重视。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获得出彩人生、成就于社会的登高之径。而崔曾多老师发起的“我的成长·我的阅读”,在微信朋友圈里推荐好书活动,则是全民借鉴的好做法。(薛宝生)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