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和网】:

李元元与新生们交谈 记者 席海波 摄
昨日是吉林大学2014级新生报到的第二天。上午10时许,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来到迎新工作区,看望报到的新生和新生家长。
勤嘱咐
让孩子们感受到吉大的温暖
“家是哪里啊”“学习、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李元元和几位校领导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初次离家在外的学子们倍感亲切,也让把孩子送到吉林大学求 学的家长们心里多了几分踏实。据了解,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正常入学,学校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一支由党员组成的“红云”志愿者团队负责为家庭贫 困的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雪峰介绍说,各学院指派专人为家庭经济困难和灾区新生提供“一对一”资助服务。
“学校提供专项资金20余万元,还有包括全部生活用品的‘爱心大礼包’等,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保证学生顺利入学。”刘雪峰说。
写寄语
“梦想卡”上校长真情留言
在生命科学学院的新生报到处,桌子上摆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展板。走近一看,这个展板上画了一棵生命树,旁边写着“请写下最初的梦想”。
“让新生在入学的时候,写下他们最初的梦想,也写下他们对四年以后的自己有什么期许,等到毕业时,我们会把这个卡片返还给他们,让他们去回忆这四年 的生活,看看最初的梦想是否实现了。”迎新志愿者向李元元介绍说。“这个很有意义!”随后,李元元校长也拿了一张小卡片,写下了自己对新同学的生活寄语 ——希望新生在这四年里“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创新创造,青春辉煌!”
做推荐
清真食堂非常不错
在法学院的迎新台前,一位哈萨克族女孩儿热依扎在父母的陪伴下正在办理入学手续。
“你是哪里人呀?”李元元校长亲切地问她。“我来自新疆,是哈萨克族人。”“为什么选择考到我们吉林大学呀?”“因为听说吉大法学是最好的。”李元元笑着称赞了热依扎流利的汉语,并鼓励她一定要利用这四年好好学习。
“我们学校的清真食堂非常不错,中午你可以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吃一下,也让家长给我们鉴定一下。”李元元说,学校清真食堂的服务对象包括回族、维 吾尔族等民族的同学。为了切实尊重这部分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学校饮食服务中心在餐厅的硬件建设、饭菜质量、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 作。“在长春有个最大的清真食品产业园皓月。为了使同学们吃到真正符合清真标准的肉制品,饮食服务中心派人专门对各种清真原材料特别是肉类的来源加以严格 的控制和审查。”
说愿望
“外交学院”外国师兄迎新
“欢迎新同学加入‘外交学院’,感受多元文化。”与其他学院不同,在公共外交学院的新生报到现场,三位外国留学生正在迎接中国的学弟学妹。来自摩洛 哥的几米是公共关系学院研一的学生,这次作为迎新志愿者,他不仅可以用汉语和学弟学妹交流,还能用英语为他们介绍如何办理入学手续。
据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白冰介绍,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成立于2012年底,2013年4月揭牌,今年是首届招收本科生,也是国内高校中成立的首家公共外交学院。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外交官做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