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长春10月1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培莲) 今天上午,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吉林大学举行,为期三天。
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共有300支优秀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项目111项,实践组项目189项。经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从入围的300个项目中确定了100个参加全国总决赛现场比赛。
大赛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两类进行比赛。参赛项目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互联网+”传统产业;二是“互联网+”新业态;三是“互联网+”公共服务;四是“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
总决赛将产生金奖30个、银奖70个、铜奖200个,从金奖团队产生冠、亚、季军。同时,评选集体奖和优秀组织奖。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主题是“‘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主动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据了解,大赛自今年5月开始启动,共吸引了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全国总决赛期间,还将举办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举行“互联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报告会、创业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对接洽谈会和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活动。
据了解,大赛结束后将出版优秀创新创业成果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和理论指导,促进大赛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