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讲座预告   >   正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分析

发布日期:2017-05-20     作者: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王静茹     点击:

报告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分析

报 告 人:雷震 博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主 持 人:郭树旭 教授

报告时间:2017年5月23日 14:00

报告地点:唐敖庆楼D310报告厅

主办单位: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物质科学吉林省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报告摘要:

深度人脸是近两年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热潮中的一个热门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在LFW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甚至远远超过了人眼。人脸识别研究从最初被视为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到今天已经深入发展为面向真实条件下的识别研究。传统人脸识别方法采用特征提取方法如Gabor小波特征、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等,特征降维如主成分分析,以及分类器如K近邻等等。2014年Facebook开发了基于深度CNN的人脸验证系统DeepFace,此后涌现出DeepID,DeepID2等一系列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深度学习技术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模型,由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网络模型的不断发展,深度网络重新被关注且在多个领域屡获成果。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构建能够有效克服姿态、表情、年龄变化影响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分析方法,是人脸分析面临的巨大挑战。

雷震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和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工信部物联网专项等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视频分析,人工智能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顶级期刊IEEE TPAMI,图像处理领域顶级期刊IEEE TIP,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顶级会议ICCV, CVPR, ECCV等。Google Scholar文章引用次数超3890 次,H-index:36,授权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9项,作为主要起草人,发布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3 项。作为算法负责人研发的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广泛,该系统曾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名制门票验证系统,雷震博士也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突出贡献奖。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