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讲座预告   >   正文

纳米结构与器件的可控加工及新奇物性

发布日期:2016-05-10     作者:超硬材料实验室      点击:

报告题目:纳米结构与器件的可控加工及新奇物性

报 告 人: 顾长志 研究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摘要:物质在纳米尺度下可能呈现出与体材料不同的物理特性,这是纳米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一。要想探索在纳米尺度下材料与器件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离不开相应的纳米加工手段。纳米加工技术作为当今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是实现功能人工纳米结构与器件微纳米化的基础。在此,我们根据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在电、磁、光、生物等不同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几种不同的纳米加工方法如何实现纳米结构的可控加工与操控、有效测量与新奇物性发现,以及在器件研究领域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顾长志,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7年于吉林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1991-2001年在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1999年、2001年、2004年分别在德国夫琅和费(Fraunhofer)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和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从事合作研究。在功能纳米结构与器件的构筑和特性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实现了以金刚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发现了室温下碳基纳米材料随尺寸变化的新奇物理特性,如多壁碳纳米管中电子的多通道弹道输运特性,为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金属纳米结构中磁畴壁的运动,成功构筑新型的低功耗磁逻辑电路。在Nature子刊、PRL、Nano Letters、JACS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他引2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完成国家级鉴定验收成果7项。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纳米制造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

地 点:前卫南区唐敖庆楼C区603报告厅

时 间:2016年5月13日(周五)上午9:30

举办单位: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  吉林省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