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贸新闻】:
23日、24日这两天,吉林大学2013年新生报到,前卫校区的五月花广场很热闹,许多新生都有家长陪伴。这些大学生正用个性彰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征。
大学新生的名字个性十足
昨日10时,吉林大学前卫校区的五月花广场十分热闹,新生们在学长的指示下办理报到手续。在广场周边随处能看到个性十足的迎新条幅——“让师兄师姐给你们指条明路吧!”这个标语逗乐了新生,也让送孩子的家长们会心一笑。
在建设工程学院的新生报到处,一幅新生分班统计表列在站台前,记者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90后”新生的名字个性十足。有的玩穿越体,“杜晋都”古 色古香;有的玩合成体,“秦明皇”霸气侧漏;有的玩高雅体,“廉墨客”风雅十足。环境资源学院展位前,几个特色新生的名字也是令人过目难忘。“昨天我们迎接了一个叫‘简单’的女孩儿,是广西的,这名字可真够简单的。还有一个陕西的妹子,叫‘茆娜’。”环境资源学院的大二学生向记者说。
手机、MP3是必需品
已经毕业5年的“80后”大学生崔凯是通化人,这次是陪着弟弟一起来吉大报到的,在陪弟弟报到的过程中,崔凯当年大学报到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我是长春理工大学毕业的,我们学校那时候叫光机学院。我记得当年我们班有个漳州人,他来的时候肩上扛着一个巨大的行李。原来是他家人担心咱东北寒 冷,给他特制条巨大的被褥。”崔凯笑着回忆说,“我们忙的时候,常常引来许多外班同学的围观。不过,我的行李截然相反,报到时我爸给我带了一卷凉席,我就 穿着一双拖鞋来了!手机、MP3可是大学必需品。”
“我上大学的时候,不像现在,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当时没什么通讯工具,带个BP机来上学,可风光了,很多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来送新生的“70后”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入学装备,全都藏在一个小木箱里,是父亲精心改造而成的。箱子里装着衣服、棉被和生活用品。
DV记录孩子报到全过程
11时30分,在北苑一舍新生寝室楼下,记者看到,一个拎着少许行李的男生走向寝室楼,旁边的女士跟他边走边聊,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正高高地举起相机,用DV录像的方式记录着整个过程。据介绍,这个新生叫杨德生,学的是电子科学专业,这次入学报到,是妈妈和姐姐来送他的。“我想把这瞬间全部记录下来,作为孩子成长的见证。录像的是我的女儿,就是他姐姐,现在在哈工大读书呢!”杨德生的妈妈说,他们来自黑龙江省,儿子今年考上吉林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非常想记下这意义重大的时刻,带回家中与亲人分享这份喜悦。
“我跟儿子还是校友,我也是吉林大学毕业的,学物理的!”杨德生的妈妈高兴地说,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带了衣服、被子,还有饭缸。当时,她身上带的钱还不足10元,想家了,就给家里写写信,从来不乱花钱,除了必需品以外,一切都是奢侈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