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化网】“上课十里外,换课班车带,校园长春全覆盖;迎新把摊摆,告别真情在,建筑创意搞比赛;图书馆全天开,读外语把队排,微信奖励前一百;到处有WIFI,大师留风采,家丑不怕亮出来;占座有平台,相亲把会开,打雪仗女生更来派;过年有红包,书记把年拜,食堂做出最牛菜。”
这几天,一组“吉林大学院校十八怪”的漫画在微博与微信平台上被很多人转发。这组图文并茂的漫画,概括出吉大的18个鲜明特色,熟悉吉大的小伙伴直呼:“吉大,你这么生猛,地球人都造吗?”
49岁博导主创“十八怪”
“各地民俗,皆有多怪。校园有十八怪,此怪非彼怪之异,乃新奇也。总吉大校园之十八新奇事件,可管窥吉大校园之新风貌矣……”在“吉林大学校友会”的7月14日微信平台和官方微博上,“吉林大学院校十八怪”隆重登场。
联系到吉大校友会,得知这“十八怪”的最初面世,是在《吉大校友》杂志今年新改版的第一期上,主创“儒煜”是吉林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名叫赵儒煜。
谈到“十八怪”,49岁的赵儒煜开怀大笑,“看来格调太高大上的东西,远不如这样接地气的东西更喜闻乐见。”他说,因为爱人当时负责《吉大校友》杂志的改版策划,身为吉大校友的他也帮忙出创意。“东北八大怪”激发了他的灵感,“我就琢磨着,也来一个‘吉大八大怪’。”
赵儒煜把这个想法抛到学生的QQ群里。吉大都有什么“怪”?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聊开了,赵儒煜看着对话框,没几分钟,“吉林大学院校十八怪”的素材就出来了。赵儒煜大笔一挥,很快就把这不怎么成型的“十八怪”编成了一套简洁押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校友的解读都对吗?
《吉大校友》杂志找到一位插画师给“十八怪”配了漫画,随之刊发。但《吉大校友》只是一本内部杂志,知道的人并不多。直到7月14日,“十八怪”见诸微博与微信,很快就有很多吉大校友聚上来“对号入座”,回想自己与这些“怪”在一起的日子。
即将升读大四的数学系男生刘胜新解读了前三“怪”,尤其对“上课十里外”的感触相当深刻,“因为我住在中心校区的大学城,打车到第三教学楼需要9块钱。”
潘浩2013年从吉大毕业,目前在深圳工作。看了朋友圈里转发的“十八怪”,他也凑上来“对号入座”,“相亲把会开,我毕业那年,学校举办过校园版的‘非诚勿扰’,我没参加,但是收获也挺大。”潘浩笑了,“当时看好了一位女嘉宾,下台之后就追她了,我俩谈了场‘黄昏恋’。”不过,潘浩说,“建筑创意搞比赛”和“读外语把队排”这两怪,他还真没经历过。
原文标题:吉大“十八怪”你说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