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媒体   >   社会媒体   >   正文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文显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

发布日期:2012-11-02     编辑:于姗姗     点击:

     

新华网吉林频道11月1日电(记者周立权)11月1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文显一行来到新华社吉林分社,与吉林分社社长朱海黎等人进行了业务交流。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文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张文显院长接受了新华网独家专访,就吉林省法院系统的审判管理、破解执行难、队伍建设以及法院文化建设等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张文显说,审判管理是法院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这几年随着案件数量、类型及群众诉求的改变,要求法院的审判进行创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加强与创新,使审判管理的更加规范化,建立了审判管理的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建立了审判管理的保障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了解到全省案件的审判进程,对于一些重点案件在审判管理信息化系统中随时都有体现。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文显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全省法院系统投入6000多万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内网可以直接了解到省内任何一个法院的实时情况,审判管理是不是规范,是不是遵守法庭礼仪,是不是保障安全有序,都能随时进行督导。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从立案开始,就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分案。杜绝了法官抢案子、人情案等情况的发生,更显公平公正。整个程序都可以在信息系统中体现,加强了审判管理科学化的水平,提升了科学司法的水平。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华在业务交流现场。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谈及司法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时,张文显说,这几年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敞开诉讼渠道,有意识引导老百姓通过诉讼渠道表达其诉求,而不是在法律程序之外使矛盾无限积累。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通过三年多的攻坚战,多方联动,吉林省司法案件实际执行率在85%以上,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张文显介绍说,吉林省法院系统加强了涉诉信访工作,采取了一些常规与超常规的做法,化解率达到70%以上,对于一些难案、积案,达到80%以上。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树涛。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在法院系统队伍建设上,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教育,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全面提高法官的政治素质。同时加强法官队伍的廉政建设,着力破解不公正、不廉政、司法腐败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也加强了自查自检,全省法院的廉政建设出现了比较好的局面,成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法院系统的先进典型。加强法官的能力建设,进行全员培训,掌握新的法律知识与技能。不断培养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要求法官向典型进行学习。

张文显说,吉林省法院系统之所以能够出现翟树全式的先进典型,与法院系统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每年搞一次全社会性质的投票活动,选出全省十大基层法院院长、全省十杰法官。吉林省法院系统从2008年率先提出了法院文化建设,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二是通过制度化建设,将理念转化为法官的职业规范;三是注重法官的廉政文化建设;四是法院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张文显说,翟树全同志既是法院系统的杰出代表,也是政法战线的优秀典型,更是党员干部的楷模。省委省政府授予翟树全同志“公正爱民法官”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向翟树全同志学习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人民法院和法官干警来讲,意义更加重大。开展向翟树全同志学习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是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目标的时代呼唤。

张文显表示,全省法院系统将再接再厉、全力以赴,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

朱海黎介绍了新华社的相关业务发展情况。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华、副院长李树涛、政治部副主任刘景辉和宣教处处长赵英一同参加交流活动。(完)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