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媒体   >   社会媒体   >   正文

吉大志愿者:服务他人 感受快乐

发布日期:2014-03-18     编辑:陈建华     点击:

城市晚报讯 “我们把关爱农民工子女作为了志愿服务的主题,利用周末举办互动活动,希望帮助这些弟弟妹妹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吉林大学召开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座谈会上,吉林大学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王雪同学说,通过一系列的志愿活动,她和同学们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2012年10月以来,他们已经在省内外48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带领6所学校的学生开展了 “周末上大学”系列活动,而这还仅仅是吉林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打造品牌活动吉大以实践育人

“通过开展身边的榜样、道德大家谈等非常好的主题活动,吉林大学凝聚形成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说,吉大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实践育人的各个环节中,像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自2010届本科生开始,学校就正式将“志愿服务”纳入本科生学分,学生每学年参加各级、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得少于60小时,参加市及市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得少于两次,要有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地点和受援对象,并且每月至少开展志愿服务3次。截止到2013年,学校志愿服务工作共有35个学院和单位、24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130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

“同时,吉大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了一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韩晓峰说,通过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魅力吉大 名师讲座”、“先锋论坛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将时代精神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有机融合在一起。目前,吉大全校共建成道德讲堂固定场地47个,累计开展宣讲活动50余次,提升了全校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言传身教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对学生不友善、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是成不了好教师的。”说出这句话的是吉林大学第三届师德标兵代表、商学院教授于桂兰。“用我们的今天来换学生的明天,”2009年刚刚从教的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孙瑜则是这样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吉林大学党委长期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完善师德建设工作体制和考评制度方面,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工作,采取向学生发放教学质量反馈问卷和网上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对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学校在教师职务评聘和教师考核过程中实行道德指标一票否决的原则,坚决反对学术浮躁情绪和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腐败现象。

选树典型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同学们吃得好、吃得健康,就是我的价值所在。”走进吉大校园,“创新哥”张志军的名字常常被同学们提起,作为吉林大学后勤集团食堂里的一名厨师,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感染和带动身边人做好本职工作,而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多年来,吉林大学充分发挥校报、电视台、新闻网和微博、微信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涌现的优秀师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集中宣传,电视专题片制作,开辟校报、新闻网专栏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了正面的思想引导,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2006年至2013年,吉林大学已开展了3届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共计评选师德标兵37名,师德先进个人266名。2013年吉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董丁戈教授被吉林省教育厅、新华社吉林分社评为吉林省“最美教师”。

未来吉大将打造特色各项实践活动

“下一步,吉林大学还将要打造具有吉大特色的道德讲堂品牌,”韩晓峰说,今后,吉林大学不仅将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行为示范,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从心灵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将开展具有吉大特色和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项实践活动。比如,要打造具有吉大特色的道德讲堂品牌,道德讲堂的建设要围绕“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文化荣校”四大战略和学校中心工作,以提升师生员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德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要深化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发挥学校学生社团数量多、学生活跃、社会影响大的优势,组织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打造具有鲜明吉林大学特点的品牌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吉大哲学社会学科优势,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记者 王昕/报道)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