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学子成长   >   正文

【梦想班】李卓:优秀是如何“炼”成的

发布日期:2014-12-02     作者:边克实      编辑:封玉琴     点击:

【编者按】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业”、“考研”、“考碗”……都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每个人都在尽可能地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拼搏着,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坚持着。吉林大学新闻网以【梦想班】为名,将目光投注到校园里这些忙碌的追梦者身上,倾听他们的声音,挖掘他们的故事。

他是一个沉静而有想法的人。

少有人像他那样在大一就确立了自己今后四年的目标,自我定位如此明确;也少有人能做到像他那样从大一到大四一步一个脚印,真实地把自己的梦想化为一步步的努力。他一直跟着自习楼开关门的节奏,日复一日。他,就是吉林大学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李卓。

本科期间,他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一等奖学金,并荣获“校优秀学生”,“院优秀干部”等荣誉称号,同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吉林赛区一等奖。如今,他又顺利地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offer,硕博连读。大学对他而言,就像一张全是对勾的试卷,他是怎样做到如此笃定呢?

尖子班的“差生”逆袭高考

“我从来都不是一开始就学习成绩很好的,相反是有些慢热,很多东西只有我走下去才慢慢有了转机。”李卓这样看待自己走过的历程。在班里,每个同学都很优秀,竞争很激烈,李卓总成绩还不错,但在班里名次总是靠后。“我好像觉得自己是这个班里最差的学生,”李卓说,但即便是如此,他也不放弃。走上复读之路的那一年里,他的总成绩就稳在复读班的第一名了。在第二次高考后,他如愿考上了吉林大学。

“高中特别是复读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大学给我最多的就是我不再惧怕任何压力,任何风雨。”李卓说。在这一次的成长中,他完成了蜕变,也肯定了自己追求梦想的方向。

"吃苦就是本事"引领逐梦

高三班主任朴实的一句话“吃苦就是本事”成了李卓学习生活的口头禅。大四之前,李卓每天早上六点准时去自习室,除一些必要的活动以外,都会待到晚上自习室关门。作息规律,风雨无阻。“我做事之前都会有小的规划,然后自己就一步步去完成”。

早在大一,李卓就确立了自己日后的方向,就是要继续做研究。寒暑假日,当其他同学在忙着回家,忙着旅游时,李卓总要分出一半的时间待在学校继续学习。偶尔他也会放松一下自己,“最放松的时候好像只有保研之后的那段时间了吧。”李卓打趣着说,“但也没有很久,因为我不喜欢坐在电脑前一整天,也非常不喜欢打游戏时的状态”。就这样,吃苦这个本事贯穿了他整个大学生活。

板凳坐穿,终成就辉煌。

反思过后感恩失败

今年暑假,李卓去了中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夏令营。在中科院的面试过程中,李卓由于对微生物专业的不熟悉,回答不尽如人意,所以与中科院失之交臂。“整整三天,我晚上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想,想我面试的整个过程,想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李卓谈到那次失败,“但我也没有放弃,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容易考一些我所学的食品科学专业与报的微生物专业交叉的部分的一些知识。”察觉到这些后,李卓很快找出平时的课件,详细地盘点了这些内容,在此后上海交大微生物专业的面试时,便顺利地通过并被上交录取了。

也正是这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让李卓获得了这份成绩。

沉稳安远,静水流深

“相比热热闹闹地和寝室哥们在一起,我更喜欢去实验室。”李卓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平时的兴趣爱好也很和缓,爱打乒乓球,也爱写一些文字和诗歌。在问及未来的规划时,李卓希望能在搞好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个社团,“我觉得社团能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写写诗文挺好。”

这个沉静的男孩一步步走来,比谁都踏实,比谁都笃定。他值得拥有他现如今所拥有的一切,也会在这条适合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吉大新闻网记者团和平站 见习记者 费嘉荣 边克实)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