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业”、“考研”、“考碗”……都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每个人都在尽可能地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拼搏着,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坚持着。吉林大学新闻网以【梦想班】为名,将目光投注到校园里这些忙碌的追梦者身上,倾听他们的声音,挖掘他们的故事。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同学们还为就业而奔波时,于汪洋已被成功保送到清华大学重点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
找准目标,是这位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和众多大一新生一样,他刚入学的时候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邂逅了一位保送到清华大学的同学。在于前辈的谈话后,于汪洋深夜反思,现在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帮助?大学之路究竟想要怎么去走?最终,他明确了保研的目标。
忙中有序,主次分明。大三时,他成为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谈及如何权衡学生会工作和学习时,他说,大多数同学都因各种社团,学生会而忙碌,然而决定你学习成绩的好坏的主要因素就是在不忙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目光要长远,这是他一再强调的。大学学习相对于高中自由很多,所以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如何利用课余生活。课余时间,有人在玩游戏,有人却在自习室里孤军奋战。但是,可想而知,四年后的他们又怎会得到一样的结果?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为未来着想,做人要有担当,有责任心。
积极历练,必有收获。虽然学业繁忙,学生会工作繁重,于汪洋依旧积极参加数学建模,创业大赛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也建议同学们多多参加实践活动,好好利用学校资源,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虽然选择了保研,但对就业市场于汪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做一件事,首先必须要有一门技术,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对知识充分理解,并且有自己的看法。其次,针对目前的就业人群,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必须要有一项专长,有自己的闪光点。
(吉大新闻网 南湖站见习记者 吴迪 王童珏 毛子健 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