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学子成长   >   正文

【身边的感动】李培轩:守护癌症晚期病人的“90后”

发布日期:2012-12-03     作者:于姗姗      编辑:小鱼     摄影: 李培轩提供      点击:

“我们做的事情都很简单,却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让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很有意义,可以一直做下去。”

今年22岁的李培轩是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清瘦、文静、浅笑,略显单薄的他很难让人与癌症晚期病人守护者联系在一起。一年半来,他已经为三位病人及家属提供爱心服务,用自己的双手与温情守护着生命的最后时光。

李培轩(左三)参加志愿者交流课程

李培轩到患者家提供志愿服务

李培轩赴香港大学交流学习

报名当义工 做点儿有意义的事

李培轩来自新疆,祖辈父辈响应国家号召,随着“军、垦”援疆的浩瀚队伍,从江苏徐州跋山涉水来到边疆。身为医生的父亲对他影响很大,让他对生命的认知更为成熟。初入大学后,他便参加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从中体会奉献的快乐。

大二下学期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到学校进行大型宣传,并公开招募志愿者。李培轩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宣讲活动后,他上网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了解宁养院志愿者的工作范畴和职责。“正式招募那天我刚好不在学校,我特意让同学去帮我报名。”李培轩不动声色地加入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志愿者队伍,将自己的课余精力和满腔热忱都投注在了关爱癌症晚期病人身上……

直到去年,李培轩因申请去香港参加交流培训而向学校请假时,身边的师生才知道他在宁养院的志愿服务经历。“我觉得没必要和大家说,只是想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儿。”

用心去感悟 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的志愿者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和保障,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会在培训中加以强调和说明。志愿者们的主要职责是为晚期癌症病人提供心理支持与医药服务。“我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取药、送药,如果可能的情况下,陪患者聊聊天。”

“有意识向宁养院提出需要志愿者的患者并不是很多,通常是没有课的情况下,一周去一次。”最初接触服务对象时,李培轩和服务对象之间都有些局促,一般都是送完药,简单问候几句就走了,逗留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时间久了,李培轩尝试着主动帮助服务对象做些洗苹果、倒垃圾、榨果汁、买粥这样的简单家务。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有的服务对象会和李培轩分享以往的美好回忆,向他倾诉患病的痛苦,对他感慨生命的意义……“刚开始不知道如何与他们聊天,后来开始唠家常,其实不管聊什么,只要让他们开口说话,就能很大程度地排解消极情绪。”一般情况下,李培轩平均每次需要在服务对象家里待1个小时,遇到特殊情况,待两三个小时的情况也有。

帮助患者家人 做点儿让病人安心的事

“我觉得家人对癌症晚期病人特别重要。有时候为服务对象的家人做些事情,会让其更开心。”在做好宁养院布置的志愿服务内容之余,李培轩还用大量的时间去帮助服务对象的家人。

李培轩的一位服务对象是患骨癌三年的箭奶奶,老人和女儿一家共同生活,在聊天中,李培轩得知箭奶奶12岁的外孙女数学学习有些吃力,于是便利用周末时间给她进行义务辅导,每次2个小时,他还在校内BBS发帖邀请了3位吉大学子轮班帮忙义务辅导功课。

目前,他还在为另外一家服务对象的孩子义务辅导,并且成效显著,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名列全班前五名。

完成“旅行笔记” 做点儿延续爱和希望的事

宁养院鼓励志愿者记录服务对象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或想表达的愿望,形成“旅行笔记”。李培轩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和保存内容,他采用了电子杂志的形式。耐心地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搜集整理影响资料,精心挑选模板和背景音乐,每做一份电子杂志都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他已经先后帮3位服务对象做了“旅行笔记”。

“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当看到服务对象或者家人观看‘旅行笔记’的惊讶和感激时,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李培轩的一位服务对象陈阿姨在制作“旅行笔记”时,融入了自己对亲人的惦念和祝福。按照她的要求,李培轩在她去世后的一个月,将她的女儿及其他几位亲人召集在一起,为她们播放了这份记录逝者无限留恋和爱意的记录。她的女儿看到“旅行笔记”后,紧抱着双膝,泣不成声。她特别感谢李培轩为她留住了“母亲的痕迹”,于是,她把母亲的轮椅和其他生活用品都捐赠给了宁养院,供其他癌症晚期病人使用。

还有一位患者看到“旅行笔记”时感叹道:“从来没有人这么在乎过我的感受和经历”。经患者允许后,李培轩把“旅行笔记”提交到了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网站上,并获全国参赛作品第一名,他也因此获得机会赴香港交流学习。

注重自我调整 做点儿释放压力的事

“其实这些服务对象有很多正面能量,让人敬佩。我知道他们的哭闹、暴躁等消极情绪并不是常态。”李培轩每周去一次服务对象家里,应对各类情况的经验逐渐丰富起来。对于宁养院的志愿者来说,接触癌症晚期病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爱心。“生死大事,带给人的震撼是极大的。从宁养院那里得知服务对象去世的消息后,我总得缓几天才行。”对于无法避免的负面情绪的影响,李培轩有他自己的调节方法——跑步。他跑步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往返于患者家的路上,或者学校的运动场上,让疲惫与汗水洗涤内心的阴霾。

“以前会在电话里和爸妈说说,后来就不说了,自己能调整好,免得他们担心。”除了自己调整心态,李培轩还积极帮助服务对象的家人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陈阿姨去世后,细心的李培轩经常关心她女儿的状态,逢“五一”、“六一”、“十一”的时候和同学出游,都带她一起去。

在宁养院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李培轩更加珍惜亲情,珍爱生活。已经大四的他正面临着新的人生转折,但是他仍每天坚持做好志愿服务,“我能做的不多,但只要这一点儿事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