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学子成长   >   正文

【校媒人】杨曌:传承古色古香

发布日期:2014-11-04     作者:王彦淞      编辑:丁硕     点击:

【编者按】在吉林大学校园中,你会看到很多忙碌的身影。不知疲惫的他们,或背起书包,拿起相机步履匆匆,或骑着自行车自由穿梭寻找新闻事件,因为有梦,所以执着。他们,是在追寻梦想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校媒人;他们,努力地让自己的青春不荒度,努力地让梦想照亮现实。在第15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吉林大学新闻网以【校媒人】系列报道,献给全体校媒人。绽放吧,校媒人,我们一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吉林大学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让我们跟着实习记者的脚步走进大学生通讯社的南湖记者站站长——杨曌。

因为对文学的喜爱,她选择了吉大校报,坚持让她不断成长。从大一的实习记者,到现在的校媒人,一年的时间见证了她的执著追求,辛苦付出,踏实肯干和艰苦求学。谈到信息时代下,校报存在的意义及优势时,她坦言,报纸永远不会过时,纸质阅读会让人心情更加舒畅,深入到文章内容中。

互联网发展,使大学生们不再依赖传统纸媒,而以往投稿程序也不再适应当代的大学生,为此,杨曌一方面积极利用微信、人人等社交软件宣传,另一方面也对内部复杂的程序进行简化,使校报既与时俱进又不失自己的风采。“在我还未参加校报之前,我内心一直充满期待与向往。当我成为其中一员时,我积极地完成社长分配的每一份任务。然而,当我成为站长后,更多的是自己策划与指导每一项任务。”从记者到站长,杨曌的角色转变自然而然……

当被问及一个优秀的记者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她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第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第二,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力。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很强的思辨能力,能够从众多素材中提取精华、摒弃糟粕。”日常工作中,她耐心指导,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谈到采访的收获时,她说:“身为记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拿起相机捕捉精彩瞬间,与读者分享感动与温情,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吉林大学新闻网记者团 南湖站 见习记者 王彦淞 吴迪 孔祥东 王童珏 魏益)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