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人物   >   学子成长   >   正文

【梦想班】孙博文:让梦想点亮生命

发布日期:2014-11-26     作者:王雪柔      编辑:李婉燚     点击:

【编者按】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业”、“考研”、“考碗”……都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每个人都在尽可能地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拼搏着,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坚持着。吉林大学新闻网以【梦想班】为名,将目光投注到校园里这些忙碌的追梦者身上,倾听他们的声音,挖掘他们的故事。

他一直在为心中的梦奋斗在路上,他一直在为曾经的期盼坚持在路上。

他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的一名普通学生,他叫孙博文。他曾获国家奖学金,两度获得黎明人才奖学金、潍柴动力一等奖学金,“永冠杯”铸造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数学建模全美大赛S奖,此外,他数次被评选为院优秀干部、优秀团员、党员。作为创新实验项目负责人,在孙大谦教授的指导下该项目已被推为国家级项目。他正如扬帆之船,向着未来全速前进!

破出迷雾识航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年多的大学生活总结起来就是——迷茫、奋斗、骄傲、沉淀。”孙博文如是说。高考的发挥失常让这个直爽的天津男孩在大一陷入了迷茫。陌生的校园,陌生的老师,让孙博文显得手足无措。“刚来大学不知道想要什么,期中考试是一个转折点,居然差点挂科,这让我明白,至少我该努力了。”然而此时的孙博文依然像无舵的舟漂洋在海上,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航向。直到一次作为主持人与两位来自清华的优秀学长交谈,才让他如梦方醒。学长讲述的那份奋斗史让他震惊,学长的优秀更让他震撼。学长的话如同深夜里的灯塔,让这艘迷航的船找到了航向。“我知道我大学要干什么了。”这一晚,这个天津男孩破除迷雾,决定扬帆起航!

书山有路勤为径,毕路褴褛启山林

醍醐灌顶,孙博文有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强烈渴望,他希望走得更远。于是,原本松散的他开始奋起直追,每天凌晨时分,唤醒他的不是闹钟,是梦想。“我每天都五点钟起床,当时一餐都还没开,逸夫楼也没开门,我只能去一教,一直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这一年度的国家级奖学金。

获得国奖之后,周围同学赞服的话语和羡慕的眼神让孙博文有些飘飘然。“当时有点迷失自我了,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办到,学团委什么活都揽。并且还按照原来的思路去学习,觉得自己只用一个半月就可以取得以前的成绩。”不料事与愿违,期末考试,孙博文只用了30分钟就交上了随机数学考卷,考试成绩却让他大失所望。提及此事,他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我这个年都没过好。”

成长,是蜕壳时的痛。自满的心态和凛冽的现实让孙博文猛然醒悟:脚踏实地才是真。重整旗鼓,他全身心地投入在了学习之中。在大二这一年,他如愿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各科平均分达到了95分,毫无意外地取得了黎明奖学金。“拿到这个成绩特别开心,我觉得这个结果对得起我的努力。”说到这儿,孙博文无限感慨,“别人关注的只是结果,自己享受的却是过程。”

直挂云帆济沧海,载满收获向前行

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现在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保研清华。”两年的时间,他不仅收获了学业的成功,亦收获着友谊,收获着其他。在省博物馆他投入自己的一片热忱,获得十佳志愿者称号。酷爱篮球的他同时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篮球队队长,带着这个团队披荆斩棘,最终取得了南岭校区新生院系杯的冠军,本人也荣膺MVP称号。

成功筑梦前行,前路一片辉煌。正如德莱赛所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因为有梦,凛冽地的寒风不曾吹灭他心中熊熊的理想火焰,前途的坎坷未尝挡住他勇往直前的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孙博文,这样一位朝着自己明朗的目标迈着坚实步伐的吉大学子,必将无往不利,书写属于他的锦绣华章!

(吉大新闻网记者团南岭站见习记者 王雪柔 苟雪倩)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