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还寒,没有盛开的绚丽,一如素颜生色的女子,清丽淡雅,恬静悠然,绽放着最沁人心脾的风景,让人既无“春归无觅处”的失意,亦无“人间芳菲尽”的黯然。诗篇,往往在这样的意境中流淌于有心人的笔下,清幽的缠绵,将心事化作云端的希冀、嫣红的梦境。春来脉脉花正盛,最美人间四月天,“曲水流觞,四月清和”大型主题诗会伴随着春的脚步走进了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中。
本次诗会由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学生会和东北师范大学绿窗文学社主办。据汽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许司晨介绍,同学们参与诗会的热情高涨,自4月10日开放投稿以来,短短五天内就收到了200余份原创作品,部员们在课余时间“加班”工作,最终确定了20位入围复赛的选手。

4月26日晚,大家期待已久的“曲水流觞,四月清和”主题诗会决赛在南岭校区举办。此次参加决赛的12位选手分别来自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和东北师范大学,他们在一周前的复赛中脱颖而出,可谓是才子佳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决赛开始前数小时,选手和工作人员已经悉数来到会场进行赛前的最后准备,在嘉宾方面,汽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吴昊老师,吉林大学报,吉林大学新闻网,吉林大学大学生广播站,东师青年,东师校报等共同组成评审团,严格把关。
本次决赛共分为两个环节:诗韵新风和曲水流觞。在第一个环节中,选手两人一组,自选形式表演了在海选中创作的原创诗篇。选手们都身怀绝技,其中,第三组的《红颜劫》在歌舞映衬下突显出凄美的意境;第四组“青葱组合”的《寻欢》与《樱花祭》则展现了理工男与文艺女各自不为人知的一面,得到了评委和在场同学的一致好评。第二回合中,选手们抽签决定主题,进行现场创作,同时,现场进行文艺表演,演出结束后,选手按顺序朗诵诗歌并加以阐释。琴声悠扬,歌舞迷人,但选手们高效率、高质量的创作决定了他们才是今晚的主角。爱情、怀古、咏物......一个个主题在选手们的演绎下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最终,第四组的李军辉和梁珺雯同学在两轮评选中拔得头筹,获得了一等奖,其余选手分获二三等奖,诗会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四月诗会的举办有利于加强两校学生的文学与艺术情怀,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广大学生的成长意识,有利于构建与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校园文化品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同时,诗会也展现了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特色,突出了名校的内涵和底蕴,同学们既陶冶了情操,也受到了一次的洗礼。我们期待更多爱好写诗作赋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中来,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梦的征程踏下自己庄严的一步。
(吉林大学新闻网记者团南岭站 记者 徐伟健 李婉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