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月离歌唱响,毕业的愁绪正浓;六月繁花争艳,记忆的色彩晕开。又到一年毕业时,总有些画面经历岁月的洗练越来越清晰;再逢一度毕业季,总有些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浓厚。吉林大学新闻网倾情推出【毕业季】系列报道,关注毕业生的离别情谊、校园故事、母校感怀。留住青春,绽放梦想,祝福未来。


对于逸夫教育大楼,南岭的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大家习惯称它为“逸夫楼”。逸夫楼于2003年10月竣工,至今建成大约10年时间,虽然谈不上老建筑,但它在南岭校区的地位可是首屈一指。在南岭,许多人的大学生活是从逸夫楼开始的,第一堂课、第一次考试、第一个讲座等等,逸夫楼给了许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难忘的回忆。又到一年毕业季,又有大批学生即将离开这美丽的校园,离开逸夫楼。
“逸夫楼是我奋斗的地方。我在这里上了四年课,也上了四年的自习,不过,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大家都说我是学霸,哈哈。”已经成功保送北京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张同学来说,逸夫楼承载了他的努力与汗水。
南岭校区的同学,除了部分人在一教、二教占座,大部分同学都在逸夫楼上自习,尤其是快到期末的时候,逸夫楼灯火通明,大厅书声朗朗,教室一座难求。郭同学告诉记者:“大一、大二的时候,我每天早上七点在逸夫楼晨读,可惜没坚持到现在,不过晨读对提高口语能力还是有点帮助的。”和郭同学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每天早上到逸夫楼,总会听到一些同学在逸夫楼各楼层大厅晨读,学习氛围很浓。
“我的初恋是在逸夫楼开始的,和她在同一个大教室上课,我俩是在占座的时候认识的。可以说逸夫楼给了我爱情。”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同学幸福地说。由于许多公共课都是在逸夫楼的大教室一起上,所以逸夫楼也成了很多年轻学子们的“红娘”。
汽车工程学院的王同学对记者说:“想起逸夫楼,就想起考试。大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就挂了,太郁闷了,不过后来没挂过。” 逸夫楼集中了各年级的大部分考试,当然还包括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其他考试。因而四六级结束后的占座大潮成为了这里的另一大胜景。
“自从逸夫楼装了WIFI,给很多学子带来了福音。学习累了上上网,时间过得特别快。”实现无线网信号覆盖是逸夫楼建成以来最大的变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平时没什么感觉,真要走了,反而有点舍不得。”这几乎是全部受访的毕业生的感慨,对于逸夫楼这个相伴四年的老朋友,现在却不得不说一声“再见”,也许再也不会踏上门前的台阶,再也不会按下上升的电梯,再也不会听到看门大爷的吆喝……
毕业,带着些许新奇,更带着许多辛酸。无论未来的路将延伸到哪里,从南岭校区走出去的吉大人都不会忘记逸夫楼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吉大新闻网记者团南岭站 于杰明 孙进宇)
【毕业季】韶光园:流年逝,毕业情
【毕业季】地质宫:巍峨雄踞 记忆常青
【毕业季】科学讲堂:抹不去的光辉
【毕业季】萃文楼:凝固一段时光
【毕业季】基础楼:流年虽逝,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