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锦瑟年华与谁度?
在吉大校园的这段华年,多少情愫都被锁在了一景一物之中。
在广场,我们永远活在盛夏;在教学楼,我们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带着点昏昏欲睡;在食堂,希冀着阿姨多给我们打点菜;在体育场,我们散步、减肥、卖呆。至于宿舍门前,带着点终于放松了的激动,顺便还欣赏着别人的“小世界
……
或许,四年、七年、十年……都过去了。但山重水复,流光已换,还有什么让你历历在目?
吉林大学新闻网倾情推出【吉大风物】系列短文,定格校园与学子的细微瞬间,在这个夏天,给你一份清凉,敬请关注。
同时,也期待着你的参与:无论你是毕业多年的校友,还是在校读书的学子,都请不要吝惜记忆深处那情不自禁的情愫,以或深沉的笔触,或轻松的故事,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纪念大学,点缀青春。
投稿文章请将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最好附配图,邮件标题注明“【吉大风物】+姓名+电话”,投稿邮箱:jlu_newsnet@163.com。

2014年5月16日吉林大学第53届运动会。下午,死守阵地一个多小时的“大舞”队伍终于被大雨冲垮了,负责人宣布表演取消的声音落地1秒之后,红的、黄的、蓝的群起欢呼,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寝室脱下演出服装,想到这辈子再也不会跟“大舞”发生任何联系,突然一阵狂喜,此时,天也晴了。
好天气,好心情,果断出去走走。漫无目的,信步踱到了五月花。远远望见有雾气升腾,不由加快脚步。猛然想起,运动会!喷泉开了!真的太久没有见到,几乎忘记了它喷涌的样子。
第一次看是新生报到的时候,拖着小皮箱,跟着爸妈,傻傻地填表、取钥匙,生怕漏掉一个步骤。一套流程下来,汗流浃背,一抬眼看到五月花的喷泉,一阵清爽,总之印象不错,当时还有点儿心潮澎湃。后来,我们绕过喷泉,穿越五月花广场,来到寝室,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就像小鸭子破壳,第一眼见到谁,就把谁当妈妈。偌大的校园里,总觉得和五月花这眼泉最亲。曾经在天黑之后,跑到这里偷偷抹眼泪,还痴痴地想,下次再喷水的话,应该会有点儿咸吧!大多数时候会来晨读,人少,椅子也舒服,就是虫子多。有时坐在喷泉外围最高一级的台阶上发呆,什么也不想,不刻意微笑,不迁就任何皱起的眉头,很自在,像在家里。
见得少的缘故吧,当这些并不高耸的水柱一个劲儿地往上顶的时候,很欣喜,好像一颗心长在那儿,能看到血液在循环,伴随着规律的搏动,一瞬间,你就知道,一切都是活着的。
雨后,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好多的小朋友,举起长着两只耳朵的那种小伞,挑逗似的靠近水柱,又慌忙跑开,呼朋引伴,很开心地笑。我也笑,笑那只试图抓住水柱的小胖手,笑自己,一路上失去了太多。
五月花这片狭长地带并无景致可言,太整齐,严肃得没有味道,唯一一座喷泉也逃不掉来自四面八方的调侃。可,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看清了所有的不完美,却抛不掉依赖。
害怕孤单而选择融入,因融入而不得不原谅,原谅了,看起来轻松不少。我不知道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吉大新闻网中心站记者 岳虹池)
相关阅读:
【吉大风物】绿荫下的翩翩公子
【吉大风物】微吟独倚秋千架
【吉大风物】当年三教陪我
【吉大风物】我与南岭四餐二三事
【吉大风物】终不似,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