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大事记   |  收藏本站
高级检索  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吉大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吉大二院首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医文融合书写科研创新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10-29      编校: 饶明月     审核: 刘斯伟     点击:

【供稿:吉大二院】日前,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名单正式揭晓,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郭永川教授牵头申报的“新疆古代颅骨穿孔技术与医巫融合传播机制研究”成功入选。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实现了吉大二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零的突破”,更标志着医院在医文融合、跨学科研究领域迈出坚实一步,为医疗系统推动学科融合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项目,代表着该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立项评审历来以标准高、竞争激烈著称。此次吉大二院以医务工作者为主导的研究团队成功获批,在全国医疗系统中实属少见。这一成绩背后,是吉大二院坚持“医工结合、医文并进”发展理念的长期实践,更是主动担当学术使命、探索跨学科创新路径的有力印证,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能力与责任担当。

▲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回溯这一成果的孕育过程,离不开吉大二院党委书记秦彦国的战略远见与系统谋划。一直以来,秦彦国深刻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科研创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主动牵头搭建合作桥梁,推动医院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从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到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一系列前瞻性举措为医学与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此次项目成功立项奠定了基础。

“医学不仅是救死扶伤的技术,更是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窗口。” 秦彦国的这一理念,始终指引着吉大二院的学术发展方向。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医院鼓励医务人员跳出传统医学研究的“单一赛道”,主动将临床实践、技术优势与人文社科研究需求相结合,在跨学科领域寻找创新突破口。正是这种“打破壁垒、协同共进”的学术氛围,让科研团队得以在古代医学技术史与考古学的交叉领域深耕细作,最终收获国家级项目的认可。

▲“医学+文学”助力健康吉林高水平建设

此次获批的研究项目,彰显出鲜明的创新价值与社会意义。项目创新性地将现代神经外科技术与考古学、人类学研究相融合,通过科学手段,为解读古代文明的医疗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医学技术史与考古学交叉领域的研究空白,更探索出“医学赋能人文研究、人文丰富医学内涵”的协同发展路径,为跨学科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项目的成功立项也进一步提升了吉大二院的学术影响力,为我国医疗系统参与人文社科研究树立了标杆。

医院将以此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医务人员搭建更广阔的学术发展舞台。在“医文融合、交叉创新”的道路上,吉大二院将持续贡献智慧力量,为推动我国医疗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与学术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我要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推荐文章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E-mail:jluxinmeiti@163.com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手机版